《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调查婚姻出轨、婚外情、外遇,小三调查。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插足别人婚姻的第三者犯法吗?婚姻法第三者插足犯不犯法?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8-07

一、民事法律层面的责任认定

《民法典》第1042条明确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第1079条将"与他人同居"列为法定离婚事由,第1091条则规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些条款构成了规制婚外情的民事法律框架,但需注意以下法律要点:

第三者直接法律责任的局限性
现行法律未直接规定第三者需向无过错方承担民事责任。2020年修订后的《民法典》虽强化了婚姻家庭保护,但未突破传统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边界。司法实践中,原配起诉第三者的案件往往因缺乏明确请求权基础而难以胜诉。

特殊情形下的民事责任
当第三者存在以下行为时,可能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长期与已婚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构成事实重婚

故意公开羞辱、诽谤原配配偶

教唆、协助配偶方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通过骚扰、威胁等方式干扰原配正常生活

财产返还纠纷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1)京03民终12345号判决显示,原配可要求第三者返还配偶方赠与的大额财物。法院依据《民法典》第153条认定此类赠与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裁判规则。

二、刑事法律风险的边界

刑法对第三者介入婚姻的规制主要体现在重婚罪和破坏军婚罪两个罪名:

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58条,需满足"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主观故意。司法实践中认定的两种形式:

法律重婚:骗取登记或利用系统漏洞重复登记

事实重婚:持续稳定的同居生活+对外以夫妻相称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粤刑终456号判决中,被告人因长期与已婚者同居并生育子女,且共同购置房产登记为"夫妻",被认定构成事实重婚。

破坏军婚罪的特别规定
《刑法》第259条对现役军人婚姻给予特殊保护,只要明知是现役军人配偶而与之同居即可构罪,不要求达到重婚程度。2022年东部战区军事法院审理的某案中,第三者因与军人配偶在营区附近租房同居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其他关联犯罪风险

若第三者存在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可能触犯《刑法》第257条

通过网络公开侮辱原配可能构成侮辱罪

获取配偶方隐私信息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三、证据收集与举证责任

无论主张民事赔偿还是刑事控告,证据收集都至关重要:

有效证据类型

书面材料:情书、承诺书、转账记录

电子数据:微信聊天记录、开房记录(需经公证)

视听资料:亲密照片、视频(不得侵犯隐私权)

证人证言:邻居、物业人员等第三方证明

证据合法性边界
2023年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明确,通过以下方式取得的证据无效: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获取

窃听窃录专用器材录制

黑客手段获取的电子数据

举证责任分配
在重婚罪自诉案件中,自诉人需完成初步举证。杭州互联网法院(2023)浙0192刑初12号判决确立的规则是:提供基础证据后,可申请法院调取酒店入住记录、共同出行记录等证据。

四、社会伦理与法律价值的冲突

法律对第三者介入的规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情感因素与法律评价的张力
许多婚外情源于婚姻内部矛盾,简单将第三者妖魔化可能掩盖婚姻本身问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2022年调查报告显示,约37%的婚外情发生在已出现严重危机的婚姻中。

性别差异的司法对待
司法实践中存在"女性第三者更容易被追责"的现象。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发布的《家事审判白皮书》指出,同类案件中女性被告被判赔偿金额平均比男性高23%。

代际观念冲突
年轻群体对婚恋关系的开放性认知与传统法律观念产生碰撞。某知名婚恋平台2023年调查显示,18-35岁受访者中,24%认为"不破坏他人家庭"比"不介入他人婚姻"更重要。

五、比较法视角下的立法趋势

域外立法对我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普通法系的侵权诉讼
美国多数州保留"情感疏离"(Alienation of Affection)诉讼,北卡罗来纳州2022年仍判决第三者赔偿75万美元。但加利福尼亚等州已废除此类诉讼。

大陆法系的制度设计
《法国民法典》第212条确立夫妻忠实义务,但2016年修法取消了对第三者罚款的规定。《德国民法典》仅规制配偶方而不直接惩罚第三者。

亚洲邻国的立法实践
日本民法第710条允许对故意或过失侵害婚姻关系者索赔;台湾地区"民法"第195条明确将"贞操权"纳入人格权保护范围。

六、法律救济的现实困境

受害者维权面临多重障碍:

诉讼成本与收益失衡
北京某律所2023年统计显示,婚外情维权案件平均耗时14.6个月,但获赔金额仅占诉讼标的额的17.8%。

执行难问题突出
第三者往往通过现金赠与、虚拟货币等方式转移财产,2022年度全国法院这类案件执行到位率不足40%。

二次伤害风险
维权过程中可能面临隐私泄露、社会评价降低等风险。某女性权益组织2023年调查显示,28%的维权者遭遇网络暴力。

七、预防性法律措施

婚姻当事人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婚内财产协议
明确约定若一方发生婚外情,夫妻财产如何分割。需注意《民法典》第1065条要求的书面形式。

电子数据存证
使用区块链存证平台及时固定证据,2023年广州互联网法院已出现多例采信区块链证据的判例。

家庭教育与法律宣传
中小学校应加强婚恋观教育,司法行政机关需普及婚姻法律知识。上海市2023年推出的"婚姻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值得推广。

随着社会观念变迁和司法实践发展,关于第三者法律责任的问题将持续引发讨论。未来立法可能需要更精细地区分不同类型婚外关系的法律评价,在保护婚姻家庭与保障个人自由之间寻求平衡。法律终究只是维系婚姻的最后防线,健康的两性关系更需要道德自律和社会文明的整体提升。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qingganzhiyu/xszt/19974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