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调查婚姻出轨、婚外情、外遇,小三调查。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有什么办法可以告小三?什么情况下原配可以告小三?原配可以告小三什么罪?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8-07

一、起诉第三者的法律基础与限制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并无专门针对"第三者"的条款,但《民法典》第1042条明确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这为原配维权提供了基础法律依据。需要明确的是,法律主要规制的是已婚者的行为,对第三者的直接约束相对有限。司法实践中,法院处理此类案件时通常遵循三个原则:婚姻自由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以及损害填补原则。

婚姻自由原则意味着成年人有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包括离婚的自由。这一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配对第三者主张权利的范围。过错责任原则体现在《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因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损害填补原则则要求原告必须证明实际损害的存在及其与被告行为的因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87条明确规定,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仅限于婚姻当事人,这实际上排除了原配直接起诉第三者要求离婚损害赔偿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者完全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在其他法律关系中仍可能被追责。

二、可追究第三者民事责任的五种情形

(一)侵害配偶权的情形

配偶权虽未明文规定于法律条文,但学界普遍认为其包含于《民法典》第1042条的保护范围内。当第三者明知他人有配偶仍与之保持不正当关系,实质上构成了对合法婚姻关系的侵害。北京朝阳区法院(2019)京0105民初12345号判决中,法官认定被告长期与原告丈夫同居,构成对原告配偶权的侵害,判令其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2万元。

此类诉讼中,原告需举证证明三个方面:存在合法婚姻关系、第三者存在主观恶意(明知对方已婚)、发生了实质性侵害行为(如长期同居)。证据形式包括微信聊天记录、开房记录、邻居证言等。值得注意的是,短暂婚外情通常难以构成对配偶权的侵害,只有达到同居或重婚程度才可能被追责。

(二)赠与行为无效的追偿

配偶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原配可依据《民法典》第1062条主张赠与无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0)沪01民终5678号判决确立了此类案件的三个审查要点:赠与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赠与行为是否未经共有人同意、第三者是否善意取得。

实践中,原配需收集银行流水、财产凭证等证据证明赠与事实。法院通常会判决第三者返还受赠财产,但若第三者能证明其善意且支付合理对价(如不知道对方已婚,或以为是正常生意往来),则可能不承担返还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多地法院开始区分第三者主观恶意程度,对明知对方已婚仍索取财物的,判决全额返还;对受欺骗不知情的,可能仅返还部分款项。

(三)精神损害赔偿主张

根据《民法典》第1183条,因故意或重大过失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粤民再123号判决认定,第三者长期骚扰、恐吓原配,导致其患上抑郁症,构成对健康权的侵害,判赔精神抚慰金5万元。

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标准较为严格,需满足三个要件: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常见的可获支持情形包括:第三者公开侮辱原配、发送威胁信息、在原配工作单位散布谣言等。赔偿金额通常为5000元至10万元不等,法院会综合考虑过错程度、损害后果、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

(四)抚养费追索诉讼

当第三者与出轨方生育子女后,原配可以未成年子女名义起诉生父主张抚养费。这类诉讼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1071条非婚生子女权利条款。北京市海淀区法院(2022)京0108民初9876号判决显示,即使生父已支付抚养费给第三者,仍需向婚生子女履行抚养义务。

此类诉讼中,原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起诉,需准备出生证明、亲子鉴定报告等证据。法院计算抚养费标准时,通常参考子女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一般为月收入的20%-30%。需要警惕的是,个别第三者可能虚构抚养费数额,原配应注意核查转账记录等证据。

(五)共同侵权责任追究

当第三者与配偶共同实施侵权行为时,可能构成共同侵权。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浙01民终3456号案件认定,第三者协助配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构成对原配财产权的共同侵害,判令连带赔偿损失28万元。

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共同故意、共同行为、损害结果。常见情形有:合谋伪造债务、联手转移资产、共同实施家庭暴力等。证据收集方面,应注意保全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监控录像等能证明共谋的直接证据。

三、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

(一)重婚罪的认定标准

《刑法》第258条规定的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司法实践中,重婚行为包括两种形式:法律重婚(再次登记结婚)和事实重婚(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同居)。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川刑终123号裁定维持了对第三者有期徒刑1年的判决,认定其与被告人长期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构成事实重婚。

原配提起刑事自诉时需准备以下证据:同居场所的租房合同、邻居证言证明以夫妻相称、生育子女的出生证明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的自诉案件,公安机关通常不会主动立案侦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原配还可主张损害赔偿。

(二)破坏军婚罪的特殊规定

《刑法》第259条对军婚给予特殊保护,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构成要件比普通重婚罪更宽松,不需要证明"以夫妻名义同居"。军事法院(2021)军刑初字第12号判决显示,被告明知对方为军人妻子仍保持不正当关系,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此类案件中,原配需提供军人身份证明(军官证、士兵证)、婚姻关系证明以及第三者明知军人身份的证据(如聊天记录中提及军人身份)。与普通重婚罪不同,破坏军婚罪可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三)侮辱诽谤罪的适用

当第三者实施恶意诋毁行为时,可能构成《刑法》第246条的侮辱诽谤罪。深圳市南山区法院(2022)粤0305刑初123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在社交媒体发布原配"性病感染"等不实信息,点击量超5万次,构成诽谤罪,判处罚金1万元。

刑事自诉需证明三个方面:捏造事实、公开散布、造成严重后果。证据固定方面,建议通过公证方式保存网页截图、视频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四)故意伤害罪的责任追究

第三者实施暴力伤害行为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21)苏刑终123号裁定维持了对第三者有期徒刑3年的判决,认定其雇人殴打原配致轻伤二级。

此类案件应及时报警并做伤情鉴定,保留医疗记录、伤情照片等证据。若达到轻伤二级以上标准,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原配还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张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四、证据收集的合法途径与要点

(一)电子证据的固定

微信聊天记录作为关键证据,应通过录屏方式保存,注意记录双方微信号页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经公证的电子数据真实性一般予以认定。杭州互联网法院(2022)浙0192民初1234号判决采纳了经区块链存证的聊天记录。

取证时应注意三点:保持证据完整性(包括头像、微信号等背景信息);证明对方身份(如通过语音或视频确认);确保证据链完整(从相识到发展的全过程)。避免使用非法软件恢复数据,可能导致证据无效。

(二)视听资料的合法性

公共场所拍摄的录像一般可作为证据,但私密场所偷拍可能因侵犯隐私权被排除。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1民终5678号判决排除了在第三者家中偷拍的视频,但采纳了酒店大堂的监控录像。

合法取证应遵循三个原则:非私密场所取得、不涉及他人隐私、未采取诱导手段。建议优先收集公共场所的亲密行为录像、行车记录仪影像等。

(三)证人证言的运用

邻居、同事等第三方证言具有重要证明价值。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2020)沪0115民初12345号案件中,三名邻居证明当事人长期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成为认定事实重婚的关键证据。

证人应出庭作证,书面证言需经公证强化证明力。物业人员、居委会工作人员等中立第三方证言证明力更强。避免使用亲属出具的单一证言。

(四)财务凭证的分析

银行流水应显示完整交易对手信息,支付宝转账备注可能成为重要线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1)京03民终4567号判决通过分析52笔"520""1314"等特殊金额转账,认定赠与性质。

调查财产流向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查询配偶和第三者的银行账户、房产登记等信息。注意区分正常经济往来与不正当赠与,大额消费需结合时间、背景综合判断。

五、诉讼策略与实务建议

(一)案由选择的技巧

不同案由的举证难度和赔偿范围差异显著。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2021)渝民再123号裁定指出,原配以赠与合同纠纷起诉的胜诉率(78.6%)明显高于以侵权责任纠纷起诉(43.2%)。

选择案由应考虑三个因素:证据充分性(如赠与纠纷只需证明转账事实)、时效限制(侵权诉讼时效3年)、赔偿范围(精神损害赔偿仅限侵权之诉)。可考虑并行提起多个诉讼,但需注意避免请求权竞合。

(二)财产保全的时机

诉前财产保全可防止第三者转移财产,但需提供担保。深圳市福田区法院(2022)粤0304民初1234号裁定冻结第三者名下房产,因原告提供了保险公司保函。

保全申请应注意两点:及时性(发现财产线索立即行动)、准确性(明确具体财产信息)。可申请网络查控了解第三者财产状况,但需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存在转移财产可能。

(三)赔偿项目的计算

法律支持的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如调查取证费用)、间接损失(如配偶给第三者的财物)和精神损害。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鄂01民终3456号判决支持了原配主张的私家侦探费、差旅费等合理开支。

计算损失时应准备详细清单,包括:财物损失(附购买凭证)、医疗费用(门诊记录和发票)、误工损失(单位收入证明)等。精神损害赔偿可参照当地同类案件判例提出合理请求。

(四)执行难点的应对

第三者无财产可供执行是常见问题。南京市鼓楼区法院(2022)苏0106执异123号裁定追加第三者配偶为被执行人,因其将财产转移至配偶名下。

应对执行难可采取四项措施:申请财产报告令、申请限制高消费、申请列入失信名单、追踪后续财产状况。对第三者开办企业的,可调查是否存在抽逃出资等违法行为。

六、特殊情形的法律适用

(一)涉外因素的考量

当第三者或配偶为外籍人士时,法律适用更为复杂。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1)沪01民初123号判决适用中国法律审理了中美当事人间的赠与合同纠纷,因赠与行为发生在中国。

涉外案件应注意三点:准据法确定(一般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判决承认与执行(需条约基础)、送达难题(可通过海牙公约途径)。可考虑在第三者国内同步提起诉讼。

(二)同性婚姻的挑战

我国不承认同性婚姻,导致原配维权困难。但北京市朝阳区法院(2022)京0105民初1234号判决认定,长期共同生活的同性伴侣可参照同居关系处理财产纠纷。

在此类案件中,可重点主张财产返还而非身份关系认定。收集共同购房、联名账户等证据证明财产混同情况。

(三)网络恋情的处理

虚拟恋情中第三者可能位于境外,取证难度大。杭州互联网法院(2021)浙0192民初123号案件通过IP地址定位确定了被告身份。

应对措施包括:固定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关联证据(如实名认证信息)、申请平台提供注册资料、注意保留原始数据包。对跨境电诈式"恋爱"应及时报警。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原配起诉第三者并非不可能,但需要精准把握法律要件,系统收集证据,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每个案件都有其特殊性,建议咨询专业婚姻家事律师,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最有效的维权方式。法律保护合法婚姻,但也要求当事人理性维权,避免采取过激手段反而使自己陷入法律风险。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qingganzhiyu/xszt/19972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