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调查婚姻出轨、婚外情、外遇,小三调查。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女方出轨男方可以告第三者吗?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8-07

一、法律依据与请求权基础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文禁止婚外情行为,但《民法典》第1043条规定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的原则性义务。第三者介入他人婚姻是否构成侵权,主要取决于其行为是否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一般侵权责任需满足四个要件: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可能援引以下法律条款:

人格权保护:若第三者存在公开侮辱、诽谤或恶意骚扰行为,可能构成对男方名誉权、人格尊严的侵害(《民法典》第990条)。

配偶权争议:学界对"配偶权"是否属于法定权利存在争议。部分判决认可第三者侵害配偶权需赔偿(如2019年北京某案),但更多法院持谨慎态度。

财产返还:如女方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男方可以主张赠与无效并要求返还(《民法典》第1062条)。

二、可诉行为的类型化分析

并非所有出轨行为都能追究第三者责任,需区分具体情形:

(一)可诉情形

重婚行为:第三者明知女方已婚仍以夫妻名义同居,可能涉嫌重婚罪(《刑法》第258条)。男方可通过刑事自诉追究责任,但需提供同居证据(如邻居证言、共同生活照片)。

财产侵害:常见于第三者接受女方大额赠与。2021年上海某案中,法院判决第三者返还男方夫妻共同财产120万元,但需证明资金流向。

恶意挑衅:如第三者通过短信、社交媒体公开挑衅男方,可能构成名誉侵权。2020年杭州某案判决第三者赔偿精神抚慰金5000元。

(二)不可诉情形

单纯感情出轨:无同居或财产转移的隐秘婚外情,法院通常不予受理。

不知情第三者:若能证明第三者不知女方婚姻状况,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

三、举证难题与证据效力

诉讼成败的关键在于证据收集,但实践中面临三大障碍:

(一)证据合法性边界

私录证据的效力:未经同意的录音录像可能因侵犯隐私权被排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2022年江苏某案中,男方安装的跟踪器所获证据被认定为非法。

微信记录取证:需公证机关保全电子证据,否则可能因真实性存疑被驳回。

(二)核心证据要求

同居证明:需连续稳定的共同生活证据,如物业登记、水电缴费记录。孤立的酒店开房记录证明力有限。

金钱往来:银行流水需与婚外情建立关联性,实践中常因无法证明款项用途而败诉。

四、损害赔偿的司法裁量

即使胜诉,赔偿金额也往往低于预期:

(一)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1183条,精神损害赔偿需证明"严重精神损害"。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此类案件平均赔偿额仅8000-20000元,且需提供心理咨询记录等医学证明。

(二)财产分割优势

在离婚诉讼中,男方可以主张女方存在过错(《民法典》第1087条),但需注意:

仅能针对女方个人财产部分多分,不能直接扣减其应得份额。

2021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强调财产分割应照顾女方权益,可能抵消部分过错影响。

五、比较法视角下的制度差异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法律对第三者责任的态度更为保守:

美国:部分州保留"情感疏离"诉讼,但近年加州等已废除。

法国:明确废除通奸罪,但允许在离婚时向过错方索赔。

台湾地区:民法第195条明确承认配偶权,2023年仍有判令第三者赔偿案例。

六、非法律手段的替代方案

鉴于诉讼成本高昂,男方可以考虑:

协议解决:通过律师函要求第三者停止干扰,成功率约35%(2023年某律所统计数据)。

心理干预:婚姻咨询的复合率可达40%,远高于诉讼救济效果。

家族调解:在乡土社会结构中,宗族长辈介入仍有一定效果。

七、典型案例深度解析

案例一:2018年北京王某案

男方提供女方与第三者生育非婚生子女的DNA鉴定,法院最终:

认定重婚罪成立(刑事部分)

判决第三者返还抚养费18万元(民事部分)

驳回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理由:证据不足)

案例二:2022年深圳李某案

男方指控第三者引诱女方吸毒并拍摄不雅视频,法院:

支持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

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吸毒问题

特别指出"违背公序良俗"加重责任

八、社会观念变迁与立法动态

随着社会观念变化,法律界出现新趋势:

去道德化倾向:2023年《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删除多条涉及道德评价的条款。

性别平等影响:司法实践中,男方起诉第三者的胜诉率(42%)低于女方起诉(58%),引发学界对性别偏见讨论。

未成年人保护:若出轨行为导致未成年子女权益受损,可能成为新的诉讼突破口。

九、实务操作建议

对于拟起诉的男方,律师通常建议分三步走:

证据评估阶段(1-3个月)

重点收集:共同居住证明、大额转账记录、书面承认材料

避免:非法跟踪、暴力取证

诉前调解阶段

通过居委会或调解组织施压

注意录音取证时的告知义务

诉讼策略选择

优先提起赠与无效之诉(举证难度较低)

刑事自诉重婚罪的成功率不足5%,需谨慎启动

十、伦理困境与法理反思

法律介入情感纠纷存在固有矛盾:

执行困境:情感伤害难以用金钱量化,胜诉判决可能无法实质弥补创伤。

隐私权冲突:取证过程易衍生次生侵权纠纷。

社会效果争议:有观点认为追究第三者责任可能导致婚姻问题外部化,延缓根本矛盾解决。

当前司法政策更倾向于通过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民法典》第1091条)规制过错方,而非直接制裁第三者。未来立法可能需要更精细化的制度设计,以平衡婚姻保护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张力。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qingganzhiyu/xszt/19972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