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调查婚姻出轨、婚外情、外遇,小三调查。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原配可以起诉小三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吗?能起诉小三要精神损失费吗?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8-07

一、法律依据:原配主张权利的请求权基础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文规定"原配可向小三索赔",但通过以下法律条款可能构建请求权基础: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42条
该条明确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虽然条款针对的是过错方配偶,但司法实践中常将"小三"视为共同侵权人。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165条
主张小三行为构成一般侵权,需满足四个要件:

违法行为(如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

损害事实(原配精神痛苦、家庭破裂)

因果关系(婚外情直接导致损害)

主观过错(小三明知他人有配偶仍主动介入)

《民法典》第1183条精神损害赔偿
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需证明小三行为达到"严重"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明确排除了无过错方起诉第三者的条款,反映出司法机关对此类诉讼的谨慎态度。

二、司法实践:三类典型判决结果分析

通过梳理近五年公开判决书,原配起诉小三案件呈现三种裁判走向:

类型一:支持赔偿——占比约15%
(2020)粤民再第XX号案件中,小三与男方生育子女并在社交平台公开挑衅原配,法院认定:

小三持续发送亲密照片刺激原配

公开以"妻子"身份参加男方公司活动

在原配患病期间故意炫耀关系
最终判决赔偿精神抚慰金8万元,成为标杆性案例。此类胜诉案件通常具备"公然挑战公序良俗"的特殊情节。

类型二:驳回起诉——占比约60%
(2021)京01民终XX号判决认为:"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具有相对性,第三者不负有法定忠实义务"。法院强调:

婚姻破裂主因在于配偶过错

不能将道德谴责等同于法律制裁

情感纠纷宜通过离婚诉讼解决

类型三:调解结案——占比约25%
部分案件中小三为避免舆论压力选择赔偿,如(2022)沪02民调XX号案中,空姐小三在媒体曝光后支付15万元补偿金换取撤诉。

三、举证难点:原配维权的现实障碍

即便存在法律空间,原配仍需克服以下证据困境:

关系证明
需证实小三与配偶存在"持续稳定的同居关系",偶然开房记录难以认定。某案中原告提交的58次酒店记录因无共同过夜证据被否定。

过错程度
普通暧昧聊天记录不足为证。杭州中院某判决指出:"微信称呼'亲爱的'属社交常态,未达侵权标准"。

精神损害
需提供精神病学诊断证明。北京朝阳法院(2019)判决要求:"抑郁症病历须显示发病与侵权行为的医学因果关系"。

赔偿标准
目前支持金额普遍在1-10万元之间,与取证成本不成比例。某律师统计显示,此类案件平均取证费用达12.7万元。

四、替代方案:更具操作性的维权路径

相比直接起诉小三,以下方式往往更有效:

离婚损害赔偿
依据《民法典》第1091条,无过错方可向配偶主张赔偿,司法支持率高达83%。2023年浙江某案例判决出轨丈夫赔偿原配20万元。

财产返还
根据第1062条,配偶擅自赠与共同财产可追回。上海虹口法院(2023)判决小三返还购房款287万元,创同类案件纪录。

人格权禁令
针对小三骚扰行为,可依据第997条申请法院禁令。深圳某案例禁止小三在500米内接近原配住所及子女学校。

五、伦理争议:法律介入的边界探讨

学界对此存在激烈争论:

支持方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婚姻法教授指出:"当第三者行为超越私德范畴,构成对婚姻制度的系统性破坏时,法律不应缺席。"其团队统计显示,85%的公众支持立法明确第三者责任。

反对方立场
中国人民大学家事法研究中心认为:"用法律手段调节情感纠纷可能导致滥用诉权。某地曾出现原配联合丈夫诬告第三者的恶性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台湾地区等法域明确规定"妨碍家庭权"的侵权责任,而德国、日本则严格限制此类诉讼。我国司法政策更倾向于通过离婚制度而非侵权法解决婚姻纠纷。

六、实务建议:原配维权的操作指引

对于确需维权的当事人,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证据固定阶段

使用可信时间戳保全社交软件记录

通过物业监控获取同居视频(需连续15天以上)

委托公证处保存挑衅性语音

财产调查措施

申请法院查询配偶银行流水(重点审查520、1314等特殊金额转账)

调查小三名下不动产购置时间与资金来源

诉讼策略选择

优先提起离婚诉讼并追加第三者责任

在调解阶段利用舆论压力促成和解

对恶意转移财产行为可刑事自诉(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罪)

某律所实战数据显示,采用"离婚诉讼+财产追索"组合策略的案件,平均获偿金额是单纯精神损害赔偿的7.3倍。

七、社会变迁:新型婚恋关系带来的挑战

随着非婚生育政策放开与多元婚恋观兴起,传统"小三"认定面临新问题:

非婚生子女权利
依据《民法典》第1071条,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某案例中小三凭借生育记录成功抗辩财产返还。

开放式婚姻协议
部分年轻夫妻签订"婚内自由协议",法院对此态度不一。2023年北京首例相关案件认定协议无效。

虚拟情感侵害
网络婚恋游戏引发的精神损害赔偿案已出现,广州互联网法院正在审理首例"元宇宙出轨"案。

这些变化促使司法机关更谨慎处理情感纠纷,避免法律过度介入私人生活领域。未来立法可能需要更精细化的制度设计,以平衡婚姻保护与个人自由的价值冲突。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原配维权仍需以理性态度制定策略,将道德诉求转化为可行的法律行动。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qingganzhiyu/xszt/19971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