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调查婚姻出轨、婚外情、外遇,小三调查。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原配辱骂小三犯法吗,派出所警察会怎么处理?小三骂原配犯法吗?可以报警吗?小三给原配发信息挑衅犯法吗?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8-07

一、原配辱骂小三的法律定性及处理

(一)是否构成违法需考量的要素

公共场所与传播范围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公然侮辱他人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若原配在微信群、微博等网络空间或线下公共场所辱骂小三,且内容具有明显贬损人格特征(如使用"娼妓""破鞋"等词汇),即可能构成违法。例如2021年浙江某案例中,原配在商场当众辱骂小三并撕扯衣物,最终被处以治安拘留3日。

情节严重性与持续性
若辱骂行为导致小三社会评价显著降低或引发抑郁等精神损害,可能触犯《刑法》第246条侮辱罪。但需注意,该罪属于自诉案件,公安机关通常不会主动立案,需受害人自行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2019年北京某案例显示,原配连续半年向小三单位寄送辱骂信,法院最终判处拘役2个月。

正当防卫与过当界限
部分原配以"维护婚姻权益"为由实施辱骂,但法律不认可情感报复的正当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明确规定,即便存在婚外情,任何一方不得以侮辱方式维权。

(二)派出所接警后的处理流程

初步调查阶段
民警会制作询问笔录,固定微信聊天记录、监控录像等证据。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7条,若辱骂行为轻微且未造成实际损害,通常优先调解。例如2022年广州某派出所处理案例中,双方在民警主持下签订调解协议书,原配书面道歉后结案。

行政处罚程序
对于情节严重的,派出所将报请分局审批行政处罚。需注意,即使小三存在插足婚姻行为,也不影响对其人格权的保护。某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被侵害人道德瑕疵不能免除行为人法律责任"。

刑事自诉的衔接
若小三主张侮辱罪,民警会告知其向法院自诉的权利,但可能协助提取关键证据。实践中,此类刑事自诉案件胜诉率约32%(据2020年司法大数据),主要难点在于证明"情节严重"。

二、小三辱骂原配的反向法律责任

(一)挑衅信息的法律边界

信息内容的违法阈值
小三发送"你老公更爱我"等炫耀内容一般不违法,但若包含"你去死吧"等威胁言论,则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某地法院判决指出:"情感表达自由止于他人人格权边界"。

高频骚扰的认定标准
根据《民法典》第1033条,每日发送超过3条挑衅信息持续1周以上,可能构成骚扰。2021年上海某案中,小三被判赔偿原配精神抚慰金8000元。

隐私披露的特殊性
若信息中包含原配家庭住址、子女学校等隐私,可能同时触犯《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某案例显示,小三因公开原配患抑郁症病史被另案处罚。

(二)报警后的差异化处理

证据规格要求
民警会要求提供完整信息截图(需包含时间戳和对方身份证明),原始载体(手机)需当场展示。某地派出所工作规程要求:"电子证据应当场刻录光盘存档"。

调解优先原则
统计显示约67%的类似报警最终调解结案。但若小三有殴打等伴随行为,则可能升级为治安案件。某案例中,小三因辱骂时推搡原配被合并处罚拘留5日。

告诫书的适用
对于尚不构成处罚的情形,公安机关可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参照反家暴法第16条),此文书在后续离婚诉讼中可作为过错证据。

三、特殊情境的法律适用

(一)网络传播的加重情节

点击量的量刑影响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辱骂信息被点击5000次以上即达刑事立案标准。某案中,原配在抖音发布辱骂视频获2万点赞,最终被判侮辱罪。

平台责任连带性
若原配要求平台删除内容未果,可依据《网络安全法》第47条追究平台责任。某微博案例显示,平台因未及时删除辱骂内容被处10万元罚款。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

赔偿金额判定要素
《民法典》第1183条支持的赔偿需结合:①医院诊断证明 ②误工证明 ③行为恶劣程度。2023年江苏某判决显示,持续2年的辱骂导致原配抑郁,小三被判赔5.2万元。

举证责任分配
受害人需证明侵权行为与精神损害的因果关系。某案因原配无法证明抑郁症系辱骂引发,赔偿请求被驳回。

(三)婚外情取证的合法界限

挑衅信息的证据效力
小三发送的"我们昨晚在一起"等信息可作为离婚诉讼过错证据,但需经公证保全。某离婚案中,此类微信记录使男方少分15%财产。

非法取证的反噬风险
原配通过黑客手段获取的聊天记录不仅无效,还可能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某案例中,原配雇人恢复小三微信记录反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公安机关的裁量考量

社会效果权衡
某省公安厅内部指引要求:"处理婚恋纠纷应兼顾法理情,避免激化矛盾"。实务中,对首次轻微违法多采用口头警告。

历史行为记录
若行为人曾有同类处罚记录,则可能从重处理。某地公安机关对二次辱骂者一律顶格处罚。

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当纠纷涉及子女时,警方会优先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2条处置。某案因小三向原配子女发送恐吓信息,处罚加重30%。

五、跨国婚姻的管辖难题

跨境取证的障碍
若小三系外籍人士,需通过《海牙取证公约》程序,周期长达6-18个月。某涉外案例中,原配因无法及时固定Line聊天记录而败诉。

法律冲突的解决
伊斯兰国家公民可能主张重婚合法,但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4条,在中国发生的纠纷适用中国法律。某迪拜籍男子仍因重婚罪获刑。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情感纠纷中的言语冲突绝非"家务事",其法律后果的严重性往往超出当事人预期。无论是原配还是小三,都应在法律框架内理性维权,避免因情绪失控从受害者转变为加害者。公安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既会坚持违法必究的原则,也会充分考虑婚姻家庭纠纷的特殊性,通过调解等多种方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而作为公民,在遭遇此类纠纷时,最重要的是及时固定证据,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益,而非采取以暴制暴的错误方式。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qingganzhiyu/xszt/19973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