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家庭教育令和青少年危机干预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4-30

关于「家庭教育令」与「青少年危机干预」,这是中国在处理青少年行为问题和家庭系统失调时的两项重要法律工具和干预机制。以下从法律依据、操作流程和实务要点进行专业解析:

一、家庭教育令的法律架构

1. 法律依据

核心法律:

《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实施)第49条:公检法机关可责令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反家庭暴力法》第34条:可责令施暴者进行法治教育和心理辅导

地方细则:

广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明确8种必须签发教育令的情形(包括自伤、校园暴力等)

江苏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规程》:规定指导周期不少于3个月

2. 适用情形(典型案例)

未成年人实施严重不良行为(如持械斗殴、纵火)

监护失职导致辍学、流浪

家庭暴力或冷暴力致心理创伤

网络沉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3. 申请流程

deepseek_mermaid_20250430_8fc420

时限要求:从立案到签发不超过20个工作日(深圳试点)

4. 教育令内容要素

强制家长参加亲职教育课程(不少于24课时)

定期提交子女行为观察报告

接受社工家访(每周1次)

限制特定监护行为(如不得体罚)

二、青少年危机干预体系

1. 三级响应机制

风险等级

响应主体

处置措施

黄色预警(自伤倾向)    学校心理教师    建立心理档案+家校沟通协议    

橙色预警(自杀未遂)    街道未保站    启动72小时监护+精神科评估    

红色预警(持械攻击)    公安+卫健联合    强制医疗+临时监护    

2. 多部门协作流程

信息通报:教育部门→公安→卫健→民政(24小时内完成)

专业介入:

精神科医生:48小时内完成风险评估

司法社工: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

法律援助:为家庭提供司法救济

3. 特殊干预手段

电子监护令:佩戴智能手环监测位置和生理指标(浙江试点)

临时庇护所:政府购买服务的"安全屋"(上海设16个站点)

学业保障机制:弹性学制+在线教育过渡

三、两机制协同应用策略

1. 衔接节点

危机干预后跟进:对完成医疗处置的个案,法院同步签发家庭教育令

教育令执行监督:发现新危机行为立即启动橙色预警

2. 典型案例流程

2

3. 数据联动

建立全国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平台」(2025年全面运行)

法院教育令数据与公安重点青少年库实时同步

四、实务要点与争议

权利平衡难题

家长申诉机制:对教育令不服可10日内申请复议(北京已有3例成功案例)

未成年人隐私权:干预记录封存(除司法机关外不得查阅)

地方创新实践

深圳"观察期"制度:签发教育令前设置1个月考察期

成都"家庭治疗券":政府补贴3000元用于专业家庭治疗

效果评估数据

教育令执行率:78.6%

再犯率下降:暴力行为减少41%,自伤行为减少29%

2023年度全国数据:

五、资源获取途径

法律咨询:

全国青少年服务热线:12355

妇联维权专线:12338

专业机构: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各省设分会)

青少年司法社工服务站(街道层级)

在线平台:

最高人民法院"家庭教育令申请系统"(微信小程序)

教育部"智慧未保"信息平台

关键提示

证据收集:保留医疗记录、学校通报、监控录像等关键证据

时效意识:发现危机行为需在72小时内启动法定程序

跨域协作:异地务工家庭可申请户籍地/居住地联合干预

家庭教育令与危机干预机制的配合使用,体现了"教育为主、干预为辅"的现代未成年人保护理念。建议面临相关问题的家庭及时联系居住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国已建2.1万个),获取专业支持网络。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xljbzwzl/qingshaonianxinliwenti/19712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