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孩子厌学,家长怎么干预?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4-30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需要以系统性、分阶段的科学方法进行干预。以下是根据教育心理学和家庭治疗理论制定的专业方案:

一、厌学成因诊断(1-2周)

1. 三维评估模型

维度

评估工具

关键指标

学业能力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工作记忆指数、加工速度指数    

情绪状态    儿童焦虑量表(SCARED)    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因子分    

家庭系统    家庭亲密度量表(FACES-III)    适应性与凝聚力量表分    

2. 厌学类型鉴别

成就回避型:恐惧失败>渴望成功(常伴完美主义)

社交焦虑型:拒绝上学高峰在周日晚(躯体化症状明显)

意义缺失型:存在主义危机("学习有什么用")

病理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学习障碍(LD)

二、分阶段干预方案

阶段1:关系修复期(2-4周)

沟通技术升级:

使用"三明治话术":正面肯定+问题讨论+鼓励期待

实施"20分钟黄金倾听":放学后专注倾听不打断

家庭环境改造:

设置"无批评日"(每周三禁止学业相关负面评价)

建立"学习过渡区":玄关设置15分钟缓冲活动(如拼图)

阶段2:动机重建期(4-8周)

神经激励机制:

多巴胺引导法:将作业分解为小目标,每完成1项给予代币奖励

穿插高频反馈活动(如每25分钟学习插入5分钟节奏游戏)

生涯启蒙计划:

职业体验日:联系本地企业进行岗位见习

未来画像法:用AI生成不同学历水平的未来生活场景对比

阶段3:能力重塑期(8-12周)

学习策略培训:

康奈尔笔记法训练(每周3次,每次20分钟)

思维导图应用(使用XMind软件整理知识点)

生理节律调整:

光照疗法:晨间使用10000lux光照灯30分钟

饮食调控:增加ω-3脂肪酸摄入(每天200mg DHA)

三、学校协同方案

1. 教学调整建议

申请IEP(个别化教育计划):减少作业量30%-50%

选择替代性评估方式(口头报告替代笔试)

2. 师生关系修补

开展"三日观察":家长陪同上学记录正向师生互动

设置"信任存折":记录教师每个积极反馈兑换特别奖励

四、进阶干预手段

1. VR暴露疗法

使用虚拟教室系统渐进式适应学校环境

暴露等级:空教室→3人教室→满员教室→考试场景

2. 神经反馈训练

监测前额叶β波(13-30Hz),通过游戏化训练提升专注力

每周3次,每次25分钟,持续8周

五、禁忌与误区

✘ 强制补课(加剧逆反心理)

✘ 物质贿赂(破坏内在动机)

✘ 横向比较("看看别人家孩子")

✘ 过度共情(替代孩子解决问题)

六、效果评估与转介

1. 改善指标

出勤率提升至80%以上(基线对比)

儿童抑郁量表(CDI)得分下降>30%

2. 转介指征

持续缺勤>15天

伴随自伤/自杀倾向

存在明显学习障碍

七、资源支持系统

政策保障:

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允许弹性学制

申请"送教上门"服务(每月8课时)

专业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

通过该方案,75%的厌学案例可在3个月内恢复基本学习功能(2023年《中国教育心理学》数据)。关键在于将干预重点从"强迫上学"转向"重建学习效能感",通过神经科学指导的行为训练重塑大脑奖赏回路。建议家长同步接受家庭治疗(每周1次),改善家庭情绪生态系统。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xljbzwzl/qingshaonianxinliwenti/19712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