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调查婚姻出轨、婚外情、外遇,小三调查。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夫妻共同财产损失!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8-15

2011年,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与空姐第三者的财产纠纷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起案件除了为大众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外,更揭示了一个重要法律事实:第三者获赠财产不受法律保护,夫妻共同财产不容非法流失。在婚姻关系中,第三者(俗称"小三")的介入不仅造成情感伤害,更可能导致夫妻共同财产的重大损失。面对配偶向第三者转移财产的情况,原配该如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本期三尺法韵(第十期),笔者将结合最新司法解释与典型案例,系统解析维权路径。

01 法律定性:第三者插足的法律责任与财产处置

第三者在社会舆论中往往备受谴责,但从法律角度而言,单纯的婚外情行为本身并不直接构成违法。不过,若涉及以下情形,则可能面临法律追责:

重婚罪风险
当第三者与出轨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办理结婚登记时,即可能触犯《刑法》第258条规定的重婚罪,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司法实践中,认定标准包括:长期稳定同居、对外以夫妻相称、生育子女等客观事实。

财产侵权责任
出轨方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的行为,在法律上构成双重侵权:既侵犯了配偶的财产共有权,又违背了夫妻忠实义务。原配可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主张赠与无效,要求全额返还财产。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新出台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二)》第7条(即"反小三条款")为此类纠纷提供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

法律救济途径:

婚内维权:依据《民法典》第1066条请求分割被转移的财产

离婚救济:根据《民法典》第1091条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财产追索:适用《民法典》第157条要求确认赠与行为无效并返还财产

(图源网络,侵删)

02 典型案例解析:法院裁判思路全景透视

案例1:特殊金额转账+完整证据链——全额返还
王某发现丈夫李某在两年间向韩某转账20万元,其中包括多笔"520""1314"等具有特殊含义的金额,聊天记录中存在大量暧昧内容。法院最终判决该赠与行为违背公序良俗,责令韩某全额返还。

案件启示:

胜诉关键:构建"情感赠与"的证据闭环

实务要点:特殊金额的象征意义+时间关联性+聊天内容佐证

举证责任:第三者若主张款项性质合法,需提供充分反证

案例2:资金混同情形——部分返还
李某向王某转账19万元,庭审中被告辩称该款项系合伙经营资金,但未能提供书面协议。法院结合聊天记录中的暧昧内容,认定其中12万元为赠与应予返还,剩余7万元因存在真实交易记录予以保留。

案件启示:

法院裁判原则:资金用途的实质性审查

风险防范:建议通过银行流水追溯资金最终去向

举证技巧:对混同资金申请司法审计

案例3:小额多次转账——累计追偿
刘某通过微信向李某转账86笔共计11万元,单笔金额多为几百元。法院认定该行为具有持续性赠与特征,判决全额返还。

案件启示:

破除认知误区:小额≠合法

证据组织:建议制作资金流向时序表

裁判要点:关注行为持续性与累计金额

(图源网络,侵删)

03 原配维权全流程指南

第一步:系统性取证

财产证据

银行流水(建议调取五年内的完整记录)

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明细

不动产/车辆登记信息

贵重物品购买凭证

关系证据

通讯记录(需注意取证合法性)

共同出行记录(机票、酒店预订等)

证人证言(邻居、同事等)

取证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非法窃听窃录手段

对电子证据及时公证保全

建立证据目录并标注证明目的

第二步:维权路径选择

财产返还之诉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53条、157条

诉讼策略:可将配偶与第三者列为共同被告

时效注意:确认无效请求权不受时效限制

婚内财产分割

适用情形:希望保全婚姻时的特别救济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066条

执行要点:可申请财产保全措施

离婚综合救济

财产分割:主张过错方少分或不分

损害赔偿:根据《民法典》第1091条主张

子女抚养:可作为衡量抚养权的参考因素

第三步:专业化诉讼

诉状撰写要点

明确诉讼请求(确认无效+返还+赔偿)

详述事实与理由

附证据清单及证明目的

庭审应对策略

重点论证赠与行为的违法性

驳斥被告的"借款""合伙"等抗辩

强调公序良俗的维护

04 胜诉核心要诀(律师视角)

行为定性精准化

建立转账与婚外情的直接关联

突出特殊数字的含义(如520、1314等)

证明赠与行为的主观恶意

法律适用立体化

财产权保护:《民法典》第1062条

行为效力认定:《民法典》第153条

法律后果处理:《民法典》第157条

证据体系严密化

书证+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多维印证

资金流向的完整追溯

形成证据链闭环

(图源网络,侵删)

法理启示:从柏拉图《理想国》对正义的哲学探讨,到康德强调的道德律令,人类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亘古不变。在婚姻财产纠纷中,现代法律通过精密的规则设计,将抽象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权利义务安排。当法院判决第三者返还财产时,不仅实现了对合法婚姻财产的保护,更彰显了"任何人不得从不法行为中获利"这一古老法谚的当代价值。通过此类裁判,司法机关向社会传递了明确的价值导向——任何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

维权建议:

发现财产异常流动应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建议委托专业婚姻家事律师介入

注意三年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

理性维权,避免过激行为导致侵权责任

(注:文中所有案例细节均来自公开裁判文书,人物姓名已做匿名化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qingganzhiyu/xszt/19999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