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单方擅自处分重大财产无效。
《民法典》第153条:违背公序良俗的赠与行为无效(如婚内赠与第三者财产)。
《民法典》第985条:不当得利应当返还。
二、起诉条件与证据清单
(一)起诉主体
原配配偶:需证明赠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例外:若赠与财产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原配无权主张返还。
(二)核心证据
证据类型
具体内容
婚姻关系证明 结婚证、户口本
财产权属证明 房产证、车辆登记证、银行账户流水(需覆盖赠与时间段)
赠与事实证据 ▶ 转账记录(微信/支付宝/银行流水)
▶ 购物凭证(奢侈品、房产等)
▶ 聊天记录(含金钱往来、亲密关系表述)
第三者知情证据 ▶ 第三者知晓赠与人已婚的聊天记录、录音
▶ 共同出入住所的监控录像、照片
注意:
微信聊天记录需保留原始载体(手机/电脑),必要时可申请公证。
大额转账(单笔超5万元)需重点标注并说明用途关联性。
三、诉讼策略选择
(一)案由选择
赠与合同无效纠纷(首选):
主张赠与行为违背公序良俗,请求法院确认无效并全额返还。
优势:无需证明第三者主观恶意,仅需证明赠与事实及财产共有属性。
不当得利纠纷(备选):
适用于无法直接证明赠与合同存在的情形,但需证明第三者获利无合法依据。
(二)诉讼请求表述
示例:
“判令被告XXX返还原告XXX人民币XX元及利息(以XX元为基数,按LPR自XX年XX月XX日起计算至实际清偿之日止)”
“判令被告XXX返还XX品牌手镯一只(购买价XX万元)”
四、起诉流程
财产线索保全
申请财产保全:起诉前或诉讼中向法院申请冻结第三者银行账户、查封房产车辆(需提供30%保证金)。
调查令申请:通过律师向法院申请调取第三者名下财产信息(如支付宝实名认证、房产登记)。
起诉材料准备
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需具体到每笔款项时间及金额)。
证据清单:按时间顺序整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附证据目录及页码。
法院管辖
一般原则:被告(第三者)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
特殊情形:若涉及不动产(如赠与房产),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庭审要点
举证焦点:
▶ 证明赠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排除个人财产可能性)
▶ 证明配偶与第三者存在不正当关系(影响公序良俗认定)
抗辩应对:
▶ 若第三者主张“不知赠与人已婚”:需提供其知情证据(如社交平台互动、共同生活痕迹)
▶ 若第三者主张“资金属于借款”:需其提供借条、还款记录等反证
五、判决与执行
(一)裁判规则
全额返还:
若赠与财产为现金,判令第三者返还全部金额及利息。
例外:若第三者证明部分资金用于共同生活(如租房、医疗),法院可能酌情扣减。
实物返还:
奢侈品、车辆等特定物需原物返还,灭失则折价赔偿。
(二)强制执行
拒不履行后果:
法院可查封第三者名下房产、车辆、工资账户,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执行技巧:
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实名认证追踪第三者资金流向。
六、风险提示
败诉风险:
若无法证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配偶用婚前存款赠与),可能被驳回起诉。
隐私泄露:
起诉可能暴露配偶婚外情细节,需提前评估对家庭关系的冲击。
时间成本:
从立案到执行完毕通常需6-12个月,复杂案件可能更长。
七、替代解决方案
协议追回:
通过律师发函要求第三者限期返还,避免诉讼纠纷。
刑事施压:
若第三者涉嫌重婚罪(以夫妻名义同居),可报警追究刑事责任,促使其和解。
附:判例参考
案例1:北京朝阳法院(2023)京0105民初XX号
▶ 原配举证配偶向第三者转账120万元购买房产,法院认定赠与无效,判令第三者返还全部款项及增值收益。
案例2:上海浦东法院(2024)沪0115民初XX号
▶ 第三者辩称转账为借款但无借条,法院结合聊天记录中“老公”“老婆”称谓,推定赠与关系成立,全额返还。
法律建议:
发现配偶婚外赠与后,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勿打草惊蛇删除记录)。
大额财产争议建议委托律师介入,通过司法会计审计厘清资金流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