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多侦探事务所主要从事调查婚外情、婚姻调查、商务调查、寻人查址等的业务。因私家侦探的身份不合法,他们大都戴着神秘的面纱。不少侦探公司都挂着“信息咨询公司”的牌子。
当日,记者致电名为乌鲁木齐市谍邦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称自己需要侦探服务,对方表示依据调查难度,时间不同费用不一,如婚姻调查一个周期10天,就需要8000元。
而在智多星侦探事务所,婚姻调查也需要万元以上,而如债务调查的其他调查服务,需要动用关系网四处“打点”,因此收费在1.5万元以上甚至更高。收费一般是先交全部费用的一半或七成,余下费用待事成之后再一次性付清。
记者经过走访和网络搜索发现,乌鲁木齐从事私家侦探和服务的“事务所”和“信息公司”达20家以上。那么,这些公司的营运、跟踪他人的行为究竟合法吗?
乌鲁木齐头屯河区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国家工商总局于2002年10月将“侦探公司”列入新的《商品和服务商标注册区分表》中,允许注册“侦探公司”商标。但可以注册,不意味着允许公司经营,由于国家没有明确改变相关政策,私人侦探依然“非法”,很多私人侦探公司便以“咨询公司”、“调查公司”的形式存在。
因为惧怕公检法机关的打击,很多侦探公司对自身业务讳莫如深,公司地址和联系方式也经常变换,很难找到,显得非常神秘。
我国法律不认可 游走黑与白的边缘
私人侦探行业究竟合不合法,成为张乐心中的一根刺,他告诉记者,经过查询,发现中国没有“侦探”行业的概念,这让他产生了迷茫,自己究竟该不该继续坚持这行。
实际上,中国的私人侦探之所以显得“神秘”,其实和职业形象没有太大关系,真正原因是他们不为我国法律所认可。
“早在1992年,我国第一家私人侦探机构就已经成立,当时的主要业务为民事案件调查取证、企业与公民安全咨询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乌鲁木齐垦区公安局范文哲说,1993年,公安部出台了《关于禁止“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的通知》,《通知》中,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任何形式的“民事调查所”、“安全事务调查所”等。“明令禁止的业务包括:受理民事、经济纠纷,追讨债务及安全防范技术咨询、涉及个人隐私的调查等等。”
“2010年12月16日,私家侦探原正、拥正德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范文哲说,在我国只有执法部门才有调查权。
解决“私人侦探”问题 还需社会共同努力
关于中国私人侦探类公司的规模,目前缺乏确切的权威数字。但仅从网络和现实中各类侦探公司的火爆现象,可以管窥社会对私人侦探行业有着巨大的需求。
对于私人侦探是否应该合法化,目前还存在争议。有市民认为,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侦查权是一种国家权力,民间机构不享有侦查权,其民间组织自然是非法的,应该对私人侦探业强行取缔。同时,由于私人侦探大都采用对被调查人进行跟踪、盯梢、偷拍、偷录之类的行为,这类以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获得的证据,也不能作为认定案情的依据。
但也有人认为,私人侦探虽然没有侦查权,但不代表他们就不能进行“调查”。在针对民事、经济案件时,私人侦探完全可以提供有偿性质的调查——只要调查取证的手段符合法律规定。
新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富强说,在法治社会,通过法律解决问题无疑是首选。如果私人侦探能够提供有力合法的证据和事实,也会减轻执法部门的压力。在国外,也有不少国家私人侦探合法化,正是看上了这一点。
“与政府部门不同,私人侦探是以商业逻辑在处理社会问题,因此可能更有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杨富强表示,“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现实情况来看,私人侦探行业的存在确实反映了社会在某些领域的实际需求。尤其在婚姻家庭、债务纠纷等民事领域,当事人往往需要获取相关证据来维护自身权益,而公共执法资源有限,难以全面覆盖这些个性化、隐蔽性强的调查需求。这就为私人侦探提供了生存空间。然而,由于缺乏法律认可和有效监管,这个行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收费标准不透明、调查手段游走于法律边缘、甚至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
要解决私人侦探行业面临的困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在法律层面,应尽快明确私人侦探的法律地位和业务边界,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私人侦探的从业资格、业务范围、调查手段和信息使用等,确保其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展活动。其次,在行业层面,应加强自律和监管,建立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同时,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民权益。
此外,社会公众也应提高对私人侦探行业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需要调查服务时,选择正规、合法的机构,避免因贪图便宜或轻信承诺而陷入陷阱。同时,对于私人侦探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信息,应坚决抵制和使用,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私人侦探行业的存在既有其合理性,也面临诸多挑战。只有通过法律规范、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才能引导其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