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抑郁测试(学生)免费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20

一、推荐免费抑郁自评工具(适合学生使用)

这些量表均经过临床验证,操作简便且保护隐私,无需付费即可在线或自行填写:

1. 患者健康问卷(PHQ-9)

  • 适用性:国际通用的抑郁筛查工具,适合青少年及成人。

  • 内容:9道题评估过去两周的情绪、兴趣、睡眠、食欲等核心症状,5分钟内完成。

  • 评分解读

    • 0-4分:无明显抑郁

    • 5-9分:轻度抑郁(建议自我调节+观察)

    • 10-14分:中度抑郁(需寻求心理咨询)

    • 15分以上:中重度抑郁(建议尽快就医)

  • 免费在线版

    • Psychology Tools官网提供多语言版本(需注册下载PDF)

    • 部分医院/高校心理咨询网站提供在线测评(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官网)。

2.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II)

  • 特点:21道题详细评估认知、情感和躯体症状,敏感度较高。

  • 学生适用性:需一定阅读理解能力(建议16岁以上使用)。

  • 免费获取

    • 部分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官网提供(如清华大学心理中心)。

    • 公益平台“简单心理”APP限时免费开放。

3. 青少年抑郁量表(CES-D)

  • 专为学生设计:针对12-18岁青少年优化,题目更贴近校园生活压力。

  • 示例问题
    “过去一周,我因同学关系感到孤独”(0=从未,3=几乎每天)。

  • 在线测试

    • 中国疾控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平台(需实名注册,数据保密)。


二、使用自评工具的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依赖测试结果

  • 自评量表≠诊断:仅作为情绪状态的参考,确诊需由精神科医生结合面诊。

  • 警惕“标签效应”:低分也可能存在心理困扰,高分者需冷静对待,避免自我暗示加重焦虑。

2. 测试环境与心态

  • 选择安静时段:避免在考试前后、人际冲突后等情绪波动期测试。

  • 诚实答题:无需迎合“正确选项”,真实感受才能反映问题。

3. 隐私保护

  • 谨慎使用非正规平台:避免在要求填写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的网站测试。

  • 清除浏览记录:使用公共设备后及时退出账号并删除缓存。


三、学生专属心理健康支持资源(免费/公益)

1. 校内资源

  • 心理咨询中心:多数高校/中学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可匿名预约)。

  • 心理社团互助:参与朋辈支持小组,分享经验(如北师大“雪绒花”学生心理社团)。

2. 公益热线与平台

  • 心理援助热线

    •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400-967-8920(24小时,学生优先接入)。

    • 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010-82951332(专业抑郁干预)。

  • 在线咨询

    • “青听”小程序(共青团中央开发,提供免费文字咨询)。

    • “Hope心理健身房”(针对学生抑郁的认知行为训练APP,基础功能免费)。

3. 自助干预工具

  • 正念练习:APP“潮汐”“Now”提供学生免费会员(需edu邮箱认证)。

  • 情绪日记模板

    • 下载WHO推荐的《mhGAP抑郁管理手册》(中文PDF)。

    • 使用Notion或石墨文档创建情绪追踪表(模板搜索关键词:“学生情绪管理”)。


四、学生抑郁的早期信号(需重点关注)

若自评测试提示风险,且伴随以下表现超过2周,建议尽快求助:

  1. 学业表现骤降:无故缺课、作业拖延、成绩断崖式下滑。

  2. 社交回避:退出社团、拒绝朋友邀约,甚至删除社交媒体账号。

  3. 躯体化症状:频繁胃痛、头晕,校医检查无生理病因。

  4. 极端思维:日记/社交动态中出现“活着没意思”“想消失”等表述。


五、测试后行动指南

1. 测试结果正常,但仍有困扰

  • 使用“情绪急救包”:

    • 每日10分钟运动(如跳绳、散步)提升血清素。

    • 设定“烦恼时间”:每天固定15分钟书写压力,其余时间专注学习。

  • 参与团体活动:校园心理剧、艺术疗愈工作坊等。

2. 测试结果中度及以上

  • 第一步:联系信任的成年人(辅导员、校医或亲属)。

  • 第二步:预约学校心理老师,制定干预计划(如每周一次咨询)。

  • 第三步: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由家长陪同至医院心理科就诊(部分医院针对学生提供绿色通道)。


六、重要提醒

  • 医疗费用减免:持学生证在三甲医院心理科就诊可申请“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基金”(如北京安定医院)。

  • 法律保护:《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师/医生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向学校泄露诊断信息(年满16岁可自主决定是否告知家长)。


请记住:抑郁就像心灵的重感冒,及时求助是勇敢的表现。无论是测试结果如何,你的感受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xljbzwzl/yiyuzheng/19757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