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关于同性恋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是否“可以治疗”,科学界和主流医学界的共识是明确的:
不是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0年将同性恋从《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删除;中国也在2001年将其从精神疾病分类中移除。同性恋是人类性取向的正常表现形式之一,不是疾病或心理问题。
无需矫正:性取向(包括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等)是个人身份的自然组成部分,与道德无关,也无须“矫正”。试图改变性取向的所谓“治疗”缺乏科学依据,且违背人权。
无科学支持:目前没有任何严谨的科学研究证明性取向可以通过医疗或心理干预改变。所谓的“扭转治疗”(Conversion Therapy)已被全球主要医学组织(如美国心理学会、世界精神病学协会等)明确谴责。
心理伤害:强迫接受“治疗”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自我厌恶甚至自杀倾向。许多国家已立法禁止此类做法。
同性恋者可能面临的困扰往往源于外界的歧视、偏见或家庭压力,而非性取向本身。社会应提供包容的环境,必要时可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个体应对压力,而非“治疗性取向”。
尊重每个人的性取向和自主选择,反对任何形式的污名化和歧视。
若因性取向感到困扰,建议寻求支持性心理咨询(如LGBTQ+友好心理咨询师),而非试图“治疗”性取向。
同性恋不需要、也不应该被“治疗”。科学和伦理均支持尊重性取向多样性,社会应致力于消除偏见,而非要求个体改变自己。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