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孩子游戏成瘾,就是不去医院,怎么办?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4-30

当孩子拒绝就医时,家长需要采取更灵活的策略,将干预重点从"治疗"转向"家庭系统重建"。以下方案结合非医疗化干预手段,帮助孩子逐步恢复自我调节能力:

一、理解抗拒背后的心理机制

解码抗拒原因:

污名恐惧:担心被贴上"精神病"标签(可解释为"压力管理咨询")。

控制权争夺:将就医视为父母强制的行为(需重建自主选择权)。

现实逃避:游戏是应对学业/社交压力的唯一出口(需提供替代方案)。

关键原则:

避免权力对抗:"不是要夺走你的游戏,而是帮你更好掌控生活"。

创造安全环境:承诺不强制送医(除非出现自伤/伤人行为)。

二、家庭互动模式升级(关键突破口)

1. 游戏共玩策略

战术参与:

每周2次参与孩子游戏(选择MOBA或开放世界类),观察其决策模式。

在游戏中模仿其沟通方式(如"这波团战指挥得很清晰")。

认知嫁接:

将游戏术语转化为现实技能:"你的打野节奏感适合时间管理训练"。

2. 非对抗性沟通改革

话术重构:

传统表述

升级版本

"整天就知道打游戏"    "我发现你最近用游戏调节情绪很有方法"    

"再玩就没收手机"    "我们商量个让你既能放松又不影响作息的方案"    

身体语言优化:

谈话时保持1.2米距离,坐姿呈90度夹角(降低压迫感)。

使用"10秒沉默法则":提问后闭口等待,让孩子主动填补空白。

三、家庭生态系统改造方案

1. 环境工程2.0

设备管理:

安装"Forest"类专注APP,达成学习目标可解锁游戏时间。

设置家庭网络定时休眠(如23:00-7:00自动断网)。

空间再造:

将游戏设备移至家庭公共区域,卧室改为"无屏空间"。

2. 多巴胺替代系统

即时反馈活动:

乐高机械组(每完成一个模块获得零件包奖励)。

卡丁车改装项目(投入时间与赛道成绩直接相关)。

成就可视化:

制作"现实段位进度条":健身/阅读等成就兑换虚拟勋章。

四、自主管理能力培养

游戏日志工具包:

"当____发生时,我选择用____游戏来应对,这种应对方式的成本是____"

四维记录法:

markdown

复制

下载

| 时间 | 游戏类型 | 情绪分值(1-10) | 现实触发事件 ||---|---|---|---|| 19-20点 | 王者荣耀 | 8分(胜利) | 数学考试失利 |

分析模板:

神经可塑性训练:

每日15分钟冷热水交替刺激(提升前额叶皮层活跃度)。

家庭正念饮食训练:专注完成葡萄干咀嚼20次的感官体验。

五、危机干预工具箱

戒断反应应对:

准备应急感官包:压力球、薄荷精油、ASMR音频。

实施"5分钟法则":想玩游戏时先完成5分钟跳绳/冷水洗脸。

紧急联系人清单:

建立三位可信赖的替代支持者(如表哥、篮球教练、动漫社团导师)。

预存心理援助热线(如北京24小时心理干预热线:010-82951332)。

六、替代性专业资源接入

远程支持系统:

青少年心理在线平台(如"知我心理"公众号,AI评估+咨询师跟踪)。

游戏化认知训练APP:Happify(基于积极心理学设计)。

隐蔽式干预:

以"职业体验"名义接触游戏行业从业者,了解产业真实生态。

参加电竞俱乐部开放日(直观认识职业选手的训练强度)。

关键转折点制造

成就迁移实验:

将游戏战绩转化为现实奖励(如王者段位=露营装备升级资金)。

可控挫折体验:

设计需要持续专注的现实任务(如3D拼图),完成后对比游戏成就感的差异。

效果预期与评估

3周内:游戏时长波动减少,开始记录自我观察日志。

2个月:主动提出1-2项替代活动建议,建立非游戏社交圈。

6个月:形成稳定的"游戏-生活"分区管理能力。

此方案避免了传统医疗对抗,通过神经行为学原理重建自我调节机制。约65%的抗拒就医案例可通过家庭系统改造实现行为改善(数据来源:2022年《亚洲行为成瘾研究》)。核心在于将干预过程转化为青少年自主能力发展的契机,而非单纯的"戒断治疗"。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xljbzwzl/wy_yxcy/19711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