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如何正确理解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02

森田疗法是日本精神医学家森田正马创立的心理疗法,其核心理念“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常被误解为“躺平”或“强行忍耐”。实际上,这一原则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智慧,尤其适用于焦虑症、强迫症和部分抑郁状态。以下是分层次解析和实践建议:


一、核心内涵:打破“情绪-行动”的恶性循环

1. 顺其自然:接纳情绪,但不被情绪绑架

  • 本质:承认情绪(焦虑、恐惧、强迫思维等)是自然的身心反应,无需消灭或控制。

  • 误区纠正

    • ✖️ “顺其自然”≠放任症状(如强迫行为);

    • ✔️ 而是“允许情绪存在,但不赋予行动意义”(例:允许“门没锁好”的焦虑感存在,但不反复检查)。

  • 科学依据:对抗情绪会激活大脑的“威胁监测系统”,反而强化症状(白熊效应)。

2. 为所当为:以行动重建生活秩序

  • 本质:即使情绪存在,仍坚持完成符合现实目标的行动(如工作、社交、家务)。

  • 关键点

    • 行动不依赖情绪状态(例:抑郁时仍按时起床吃饭,而非“等心情好了再做”);

    • 通过行动积累“我能做到”的正反馈,打破“情绪差→不作为→更差情绪”的循环。


二、实践中的四大常见误区

  1. 混淆“接纳”与“认同”

    • ✖️ 错误:认为“顺其自然”是认可负面思维的合理性(如“我确实会得绝症”)。

    • ✔️ 正解:接纳的是“此刻我有这个想法”,而非认同想法内容(例:“这个恐惧出现了,但它只是大脑的误判”)。

  2. 用“为所当为”自我逼迫

    • ✖️ 错误:强迫自己高效工作或社交,导致身心耗竭。

    • ✔️ 正解:从最小可行动目标开始(如“今天读1页书”),避免完美主义。

  3. 忽视生理基础的干预

    • ✖️ 错误:认为仅靠“心态调整”就能解决严重焦虑或抑郁。

    • ✔️ 正解:中重度症状需结合药物(如SSRIs)改善神经递质失衡,为心理调节提供生理基础。

  4. 将“症状反复”视为失败

    • ✖️ 错误:因情绪波动否定疗效,陷入自我攻击。

    • ✔️ 正解:康复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反复期正是练习“顺其自然”的最佳时机。


三、具体操作步骤(以强迫洗手为例)

  1. 觉察与命名

    • 当“手脏了必须洗”的冲动出现时,默念:“这是强迫思维,它来了”。

  2. 延迟反应

    • 设定5分钟“等待期”,期间继续做手头的事(如叠衣服),而非立即洗手。

  3. 分级暴露

    • 从低焦虑场景练习(如摸自己的书桌后不洗手),逐步过渡到高焦虑场景(如触摸门把手)。

  4. 记录反馈

    • 用表格记录:“冲动强度(0-10分)”→“是否执行强迫行为”→“实际后果”(例:未洗手但未生病)。


四、森田疗法与其他疗法的协同

  • 与正念结合:用“观察者视角”看待情绪(“我注意到自己在焦虑”),减少代入感。

  • 与CBT互补:森田疗法打破回避行为,CBT修正认知偏差(如“不反复检查就会发生灾难”)。

  • 与药物联用:SSRIs类药物可降低焦虑生理反应,使患者更易实践“为所当为”。


五、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 最佳适应症:广泛性焦虑、强迫症、疑病症、轻中度抑郁。

  • 慎用情况

    • 重度抑郁伴木僵或自杀倾向(需优先药物/物理治疗);

    • 精神分裂症(可能误解“顺其自然”为服从幻觉指令)。

  • 必要提醒:初期练习可能伴随焦虑升高(习惯化前的正常反应),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六、经典比喻助理解

  • 情绪如天气
    “焦虑像一场暴雨,顺其自然是承认‘此刻在下雨’,为所当为是‘撑伞继续赶路’,而非蹲在原地等雨停。”

  • 大脑如警报器
    “强迫思维是过度敏感的烟雾报警器,顺其自然是不再拍打报警器试图让它安静,为所当为是该做饭继续做饭(尽管警报在响)。”


森田疗法的精髓在于通过行动重塑大脑的认知-行为模式。它不是心灵鸡汤式的“想开点”,而是一套可操作的行为训练体系。若自我实践困难,可寻求掌握森田疗法的心理治疗师指导(国内部分三甲医院精神科提供相关治疗)。记住:真正的“顺其自然”,是连“必须做到顺其自然”的执念也一并放下。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xljbzwzl/qiangpozheng/19718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