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调查婚姻出轨、婚外情、外遇,小三调查。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长期走不出丧亲之痛?可能是复杂性哀伤的信号与应对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7-14

失去至亲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哀伤虽然深刻,但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和,最终能够适应新的生活。然而,有些人却长期沉浸在悲痛中,无法回归正常生活,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和生理问题。这种情况可能并非普通的哀伤,而是复杂性哀伤(Complicated Grief, CG),也被称为持续性复杂哀伤障碍(Persistent Complex Bereavement Disorder, PCBD)。

本文将深入探讨复杂性哀伤的特征、成因、影响,并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帮助那些深陷哀伤泥沼的人找到疗愈的可能。

一、什么是复杂性哀伤?

哀伤是人类面对丧失时的自然反应,通常包括情绪低落、思念逝者、暂时性的社会功能下降等。大多数人在几个月到一年内会逐渐适应,但复杂性哀伤不同,它的特点是:

持续时间长:普通哀伤通常在6个月至1年内缓解,而复杂性哀伤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

强度极高:痛苦程度远超一般哀伤,个体可能完全被悲伤吞噬,无法进行正常生活。

功能严重受损:无法工作、社交退缩、甚至出现自毁行为(如酗酒、自残)。

对逝者的过度执念:无法接受死亡事实,反复回忆与逝者相关的事物,甚至出现幻觉(如听到逝者的声音)。

复杂性哀伤 vs. 抑郁症 vs. PTSD

复杂性哀伤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但它们有本质区别:

抑郁症:情绪低落是泛化的,对一切失去兴趣,而复杂性哀伤者的痛苦主要围绕逝者。

PTSD:通常与生命威胁相关,如战争、灾难,而复杂性哀伤的核心是丧失带来的痛苦。

复杂性哀伤需要专门的干预,而非单纯用抗抑郁药治疗。

二、复杂性哀伤的常见信号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在亲人离世后出现以下表现,可能需要警惕复杂性哀伤:

1. 情感层面

持续、强烈的悲痛,无法缓解

对逝者的思念占据大部分时间

频繁感到愤怒、愧疚(如“如果我当时……”)

对生活完全失去兴趣,甚至觉得“活着没意义”

2. 认知层面

无法接受死亡事实,长期否认

过度理想化逝者(认为“世上再也没有这么好的人”)

频繁做关于逝者的梦,甚至出现幻觉

3. 行为层面

刻意回避与逝者相关的地点、物品

过度保留逝者遗物,甚至维持房间原样多年

社交退缩,拒绝他人帮助

自毁行为(如酗酒、药物滥用)

4. 生理层面

长期失眠或噩梦

食欲骤减或暴饮暴食

免疫力下降,频繁生病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且严重干扰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三、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复杂性哀伤?

复杂性哀伤的形成并非偶然,通常与以下因素相关:

1. 丧失的性质

突然或意外死亡(如车祸、自杀)比慢性病离世更难接受。

多重丧失(如短时间内失去多位亲人)会加重创伤。

失去孩子或伴侣通常比失去长辈更难以释怀。

2. 个体心理因素

依恋风格:安全型依恋的人适应更快,而焦虑型或矛盾型依恋的人更容易陷入长期哀伤。

人格特质:高神经质(情绪敏感)、完美主义者更难适应丧失。

未解决的心理冲突:如对逝者有未表达的愤怒或愧疚。

3. 社会环境因素

缺乏社会支持:孤独的人更难走出哀伤。

文化对哀伤的压抑:某些文化禁止谈论死亡,导致情绪无法宣泄。

经济压力:失去主要经济来源可能加剧无助感。

四、如何应对复杂性哀伤?

复杂性哀伤不会自行消失,需要主动干预。以下是科学支持的应对方法:

1. 专业心理治疗

哀伤治疗(Grief Therapy):帮助个体逐步接受现实,调整与逝者的心理联结。

认知行为疗法(CBT):修正“如果我当时……TA就不会死”等非理性信念。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学习与痛苦共处,而非逃避。

2. 建立新的生活意义

纪念逝者的健康方式:如写日记、种植纪念树,而非沉溺于痛苦。

逐步恢复社交:与支持性朋友接触,避免孤立。

寻找新目标:如投身公益、学习新技能,让生活重新焕发意义。

3. 身体调节

规律作息:睡眠对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运动:瑜伽、散步等轻度运动能缓解焦虑。

正念冥想:帮助稳定情绪,减少反刍思维。

4. 社会支持

加入哀伤支持小组:与经历相似痛苦的人交流,减少孤独感。

允许自己求助:向亲友表达需求,而非强撑。

五、如何帮助深陷哀伤的亲友?

如果你身边有人长期无法走出丧亲之痛,可以这样做:

倾听而非评判:不要说“你应该走出来了”,而是说“我在这里陪你”。

鼓励专业帮助:温柔建议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

提供实际支持:如帮忙做饭、陪伴散步,减轻日常压力。

避免强行“解决问题”:哀伤没有快速解决方案,陪伴比建议更重要。

六、关于哀伤的常见误解

“时间能治愈一切”:时间本身不解决问题,关键是如何利用时间疗愈。

“哭出来就好了”:哭泣是宣泄,但过度沉浸痛苦可能强化哀伤。

“必须彻底放下”:哀伤的终点不是忘记逝者,而是学会与之共存。

哀伤是人类最深沉的情感之一,而复杂性哀伤则是这种情感被冻结的状态。它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并通过科学的方法逐步解冻。如果你或你所爱的人正深陷其中,请记住——痛苦不会永远如此强烈,而疗愈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需要帮助。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rsdgztk/shiquqinren/19910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