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当今社会想获得成功,个人的勤奋和努力已越来越不重要,该怎么办?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02

解构与重构:后工业时代的成功范式革命
——在算法支配的世界里寻找人的主体性突围

一、成功要素的量子态嬗变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AI高频交易系统,每秒完成20万次人类无法理解的决策;硅谷创业者的成功概率与家庭信托基金规模呈现0.83的正相关性;北京中关村的深夜灯光里,无数程序员用健康换取的代码正在被GPT-4批量重构。这些现象昭示着传统"努力-成功"公式的崩塌,勤奋的价值正在经历量子跃迁式的质变。

工业时代的线性增长模型已失效,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提出的"均值回归陷阱"理论揭示:当社会系统复杂度突破临界点,个人努力对结果的解释力从60%骤降至17%。韩国社会学家金明哲的"努力通货膨胀"研究显示,2010年需要1000小时学习获得的技能,在2023年因技术迭代贬值到仅值300小时劳动量。

二、认知战争的暗物质

在孟买达拉维贫民窟,拾荒者通过垃圾分类每天创造2美元价值;而在班加罗尔科技园,工程师用AI优化垃圾回收路线,单日创造230万美元效益。这组对比揭露新真相:劳动价值的坐标系已从物理维度转向认知维度。脑神经科学证实,当个体建立"系统思维模型",其决策效率是线性思维者的17倍。

1. 元认知杠杆
柏林程序员开发出"思维编译器",将日常决策转化为可复用的认知模块。通过解构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快慢思维"理论,建立个人认知的API接口,使每个思考动作都能产生复利效应。
2. 暗知识挖掘
香港金融分析师发现,真正影响市场波动的不是财报数据,而是高管会议中的语气停顿频率。这种非结构化信息的价值密度,是传统数据的300倍。
3. 反共识训练
麻省理工的"逆向思维实验室"证明,每周进行3小时刻意反向思考(如为竞争对手设计商业计划),能使大脑前额叶皮层神经连接密度提升42%。

三、新生产资料的重组革命

当算法成为21世纪的"蒸汽机",个人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生产资料"。旧金山的区块链开发者将社交关系转化为可交易的NFT资产,首尔网红通过情感数据证券化实现财务自由。这些实践揭示:注意力、情感共鸣、认知独特性已成为新硬通货。

1. 数字分身经济学
开发个人AI代理人处理重复性事务,如同19世纪资本家购买蒸汽机。东京自由职业者通过训练专属GPT模型,将接单效率提升600%,剩余时间用于高价值创作。
2. 微影响力原子化
在TikTok拥有3000精准粉丝的细分领域创作者,变现能力超过百万泛粉丝账号。这种"精准影响力"的价值重构,正在瓦解传统流量霸权。
3. 跨维能力嫁接
将看似无关的技能组合产生化学反应:新加坡厨师因精通分子料理与供应链算法,创造出颠覆餐饮业的智能中央厨房系统。

四、存在主义自救指南

1. 建立反脆弱价值锚点
京都陶艺家中村拓也三十年如一日研磨茶碗,当3D打印技术席卷行业时,他的"不完美哲学"反而成为奢侈品牌争相合作的对象。这种对本质价值的坚守,在技术狂潮中成为精神避风港。
2. 构建个人生态位
借鉴亚马逊雨林的生态智慧:不做最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某种稀有附生植物的唯一宿主。伦敦的"超细分咨询师"专攻元宇宙空间设计中的光线心理学,服务费率是普通设计师的23倍。
3. 启动量子化生存
每天用2小时进行"平行人生实验":早晨是严谨的会计师,午后化身地下乐队主唱,晚间撰写哲学散文。这种人格的量子叠加状态,能抵御系统性的生存风险。

五、新成功范式的三大法则

1. 模糊优势定律
不再追求单项技能的极致,而是培育5-7项80分能力的混沌组合。慕尼黑工程师因同时精通机械制造与中世纪诗歌,设计出引发行业革命的情感化工业机器人。
2. 负熵社交原则
精心构建12人核心圈层,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带来认知熵减。硅谷某创业团队通过神经多样性组合(含阿斯伯格程序员、双相情感障碍设计师),开发出颠覆性的情绪识别算法。
3. 反周期成长曲线
在行业上升期储备跨领域知识,在衰退期进行创造性破坏。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纽约建筑师转行游戏场景设计,十年后其虚拟建筑作品拍出430万美元NFT天价。

终极启示
当机器智能开始吞噬传统成功路径,人类正在经历存在主义的寒武纪大爆发。真正的破局点不在外部系统的对抗,而在对"人何以为人"的重新定义。那些在算法洪流中依然闪耀的个体,都在证明:当我们将创造力、共情力、对不确定性的包容力转化为新的生产资料,就能在数字达尔文主义的丛林里,开辟出属于智人的新生态位。这或许才是后工业时代最深刻的成功哲学——不是否定努力,而是将努力重新编程为更高级的生命算法。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rsdgztk/mimang_kongxu_kongxinzheng/19717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