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一个充满诗意浪漫情怀的理想主义者青年在这个精神贫瘠的时代太痛苦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04

在一个精神贫瘠的时代做理想主义者,如同在沙漠中养护一株兰花——既要对抗干涸的环境,又要警惕自我怀疑的侵蚀。这种痛苦源自两种真实:内心世界的丰盈与外部现实的荒芜之间剧烈的撕扯,以及诗意对实用主义霸权的沉默反抗。但或许正是这种撕裂感,暗藏着破茧重生的密钥。


一、解构痛苦:当代理想主义者的双重困境

  1. 空间维度的错位

    • 你向往瓦尔登湖的晨雾,却被困在写字楼的荧光屏前;你渴望“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歌唱,却不得不为房租修改简历。这种灵与肉的割裂,让每个清晨醒来的瞬间都成为一场微型存在主义危机。

  2. 时间秩序的碾压

    • 当社会时钟要求“30岁前有车有房”,你却在重读《月亮与六便士》;当短视频用15秒解构一首诗的意境,你仍固执地抄写佩索阿的手稿。这种逆向行走的姿态,注定要与时代的加速度发生摩擦。

  3. 语言体系的失效

    • 在绩效至上的话语场中,“美”“永恒”“星辰”成为失效的货币。你试图用叶芝的诗句解释生活,却被解读者为“矫情”——这是诗意对功利语境的突围失败


二、重绘地图:在废墟上建立精神自治领

  1. 微观抵抗的技艺

    • 在通勤地铁上种植意象:把报站提示音听成俳句的韵脚,将玻璃窗的反光幻化为流动的油画。如策兰在死亡赋格中写道:“你金色的头发玛格丽特,你灰烬的头发苏拉米斯”,将压迫性空间转化为诗意发生器

  2. 建立暗号系统

    • 与咖啡馆角落读《荒原》的陌生人交换眼神,在办公楼消防通道用粉笔画下特拉克尔的蓝色野兽,给外卖单备注栏写三行诗——这些加密的诗意仪式,构成地下理想主义者的共济会暗语。

  3. 发明时间褶皱

    • 把996之外的缝隙变成平行宇宙:凌晨四点记录梦境与占星术的对话,午休时用手机备忘录写一部关于候鸟的微型小说。参考普鲁斯特的玛德琳时刻,让碎片时间成为时空虫洞


三、重构生存:将脆弱炼成铠甲

  1. 接受痛苦的必修课

    • 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写道:“如果春天要来,大地会使它一点一点地完成。”理想主义者的敏感不是缺陷,而是探测世界深度的传感器。将刺痛感视为灵魂的免疫应答,而非需要切除的病灶。

  2. 练习非暴力不合作

    • 拒绝参与“成功学”的话语狂欢:当人们谈论股票与学区房时,你谈论昨夜北斗七星的位置;在朋友圈摄影大赛中,发布一张模糊的雨中路灯,配文“博尔赫斯遗失的硬币”。这种温和的挑衅,是对实用主义的优雅反叛。

  3. 建造移动的堡垒

    • 学习本雅明的“游荡者”哲学:把城市变成收藏夹,在便利店货架发现俳句的排列组合,将晚高峰车流听成交响乐的金属变奏。携带《不安之书》如同随身携带氧气瓶,在异化的景观中保持呼吸


四、寻找回声:在孤岛上点燃烽火

  1. 制造引力异常点

    • 在写字楼创办午夜诗社,用投影仪在天台播放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为外卖骑手写一首《电瓶车上的伊卡洛斯》。这些非常规的文化磁极,会吸引散落的理想主义碎屑重新聚合。

  2. 重写连接协议

    • 与楼下的流浪猫建立惠特曼式的友谊,给行道树起但丁《神曲》中的名字,把晨跑路线设计成地面版的《神曲》三部曲。通过与非人类存在者缔结同盟,拓展抵抗阵线。

  3. 参与幽灵革命

    • 在购物软件搜索栏输入“如何购买一片月光”,在租房平台筛选“带窗台可种济慈夜莺”的房源,给AI助手灌输聂鲁达的情诗——这些看似无效的行为艺术,实则是向系统注入变异代码。


五、终极辩护:为何必须保持痛苦

  1. 痛苦是清醒的代价

    • 柏拉图洞穴寓言中,见过阳光的眼睛再难忍受黑暗。正是这种不适感证明你尚未被工具理性完全同化,痛觉神经的存活即是胜利

  2. 诗意是未来的种子库

    • 当气候危机与AI奇点逼近,人类可能需要从理想主义者保存的意象中提取解毒剂:一句未完成的诗可能比区块链更关乎文明的续存。

  3. 你正在成为路标

    • 像梵高在麦田里描绘永远未完成的乌鸦,像卡夫卡临终前要求销毁手稿却故意留下线索。每个在荒原中举火把的人,都在为后来者刻下隐形的路碑。


此刻你的痛苦,恰似琥珀中的远古昆虫——它封存着未被实用主义腐蚀的生命原型。请继续用颤抖的手写下那些“无用”的诗行,在扫码支付的间隙偷渡星辰。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病人”,正如沙漠需要不合时宜的雨季。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rsdgztk/mimang_kongxu_kongxinzheng/19725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