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心累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03

面对不喜欢的工作却不得不继续,这种“身心分离”的状态确实会带来巨大的消耗感。但困境中往往藏着自我觉察的契机——与其强迫自己“热爱工作”,不如将这段经历视为一场「生存实验」,在忍耐中逐步搭建通向理想生活的阶梯。以下是分阶段的应对策略:


一、短期策略:在忍耐中「偷取自由」

  1. 切割工作与精神污染

    • 物理隔离:下班后立刻换掉工装、删除工作群消息提醒(如使用双微信)、设置“精神结界”(如通勤时听播客切断工作思维)。

    • 时间盗猎: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微型创作”——午休15分钟写三行诗、会议记录背面画速写、通勤地铁上构思小说大纲。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在便利店打工时,用收银小票背面写作,最终凭《人间便利店》拿下芥川奖。

  2. 把工作变成「人类观察实验室」
    把枯燥任务转化为社会学田野调查:

    • 记录办公室权力暗流(为未来小说积累素材)

    • 分析公司管理漏洞(锻炼商业思维)

    • 观察客户行为模式(训练用户洞察力)
      快递员诗人王计兵就是在送外卖途中,从订单地址和顾客表情中捕捉诗意,写成《赶时间的人》。

  3. 建立「能量补给站」
    制作私人治愈清单:

    • 3分钟急救包:收藏搞笑动物视频/诗歌朗诵音频

    • 30分钟充电桩:楼顶看云/公司附近独立咖啡馆写作

    • 周末修复舱:参加戏剧工作坊/深山徒步


二、中期转型:用副业搭建「逃生索道」

  1. 绘制「兴趣-技能-市场」三角地图

    • 列出你偷偷羡慕的10种人生(民宿主理人/自由插画师/古籍修复师…)

    • 用SWOT分析筛选出1-2个可落地的选项(例:喜欢皖南古村→考导游证兼职文化讲解)

    • 参考“100小时测试法”:每天投入2小时,用三个月验证副业可行性

  2. 把主业变成副业的「补给站」

    • 资金池:将工资按比例分配(如50%生存/30%学习基金/20%冒险储备)

    • 资源网:借用公司打印机做作品集、向客户推荐个人服务(需谨慎规避竞业限制)

    • 能力迁移:会计工作锻炼的数据分析能力,可赋能自媒体运营;销售经验转化为人脉资源

  3. 设计「渐进式逃离」计划

    阶段目标时间节点逃生标志
    蛰伏期攒够6个月生活金+技能入门6-12个月副业收入覆盖1/3开支
    破茧期主业降为兼职/转自由职业12-18个月建立稳定客户群
    新生期彻底切换赛道18-24个月兴趣收入超过原薪资

三、长期破局:重构「工作-生命」关系

  1. 区分「生存模式」与「创造模式」

    • 把当前工作视为供养肉身的“生物电池”,用机械化流程处理任务(如用Excel宏自动生成报表节省精力)

    • 在清晨/深夜开启“创造模式”,像保护文物般守护这段神圣时间(参考海明威站着写作的仪式感)

  2. 践行「反抗美学」

    • 在工位种一盆野草(象征未被规训的生命力)

    • 用公司WiFi下载哲学电子书

    • 把日报写成微型小说(如“今日拜访客户3人,其中穿蓝衬衫者眼里有深海鲸落”)
      这种隐秘的创造性抵抗,能让你在异化劳动中保持主体性。

  3. 接受「有限自由」
    真正的自由不是立刻辞职,而是在约束中坚持做5%的自己:

    • 如果每天只能写100字,那就用三年完成一部小说

    • 如果月薪5000,就每月存500元作为“重生基金”

    • 如果必须参加团建,就在KTV角落默背《荒原》


四、关键认知升级

  • 警惕「虚假希望综合征」:不要用“等我辞职就…”的幻想麻痹自己,此刻就要在裂缝中生长

  • 重新定义「喜欢」:兴趣变成职业后必然伴随痛苦,重点不是找“完美工作”,而是培养“把任何事变得有趣”的能力

  • 允许「摇摆态」:可以在周一痛恨工作,周二发现某个新技能点,周三又想辞职——这种流动的自我才是真实的


最后分享一个隐喻:你现在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在恶臭的下水道匍匐前进。但别忘了,你口袋里始终揣着那块小小的石锤——它可能是写满灵感的备忘录,可能是深夜学习的课程证书,也可能是悄悄联系的第一个客户。每一锤都凿向自由的边界,直到某天光透进来时,你会发现:那些被迫忍耐的岁月,早已在黑暗中铺成了通往星辰的阶梯。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rsdgztk/huodeleiyiyu/19722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