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出轨、婚外情、外遇调查取证,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婚内赠与第三者财产,配偶可100%追回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8-23

当你在银行流水上发现丈夫每月向陌生账户转账52100元,当第三者朋友圈炫耀着房产证上的名字赫然是你配偶——这些扎心的场景背后,原配能否依法要回全部财产?最高法191号案例彻底撕碎“赠与部分有效”的历史误解,用刚性判决写下答案:婚内赠与第三者财产,配偶可100%追回!

一、历史迷局:原配维权的三座冰山
十年前,面对婚内财产流失,原配维权常陷三大绝境:

绝境一:财产份额切割论
浙江李女士在法庭上听到匪夷所思的判决:“丈夫有权处分个人财产份额,小三只需返还房产的50%”((2018)浙民终342号)。这种“按份共有”的思维让第三者半合法侵占财产。

绝境二:善意取得陷阱论
北京王女士发现丈夫为第三者购买的奔驰车已过户,法院竟称:“不知情善意受赠应受保护”((2019)京0105民初187号),价值百万资产就此旁落。

绝境三:超过时效丧失论
湖南刘女士2020年发现丈夫2014年起持续赠款,法官告知:“五年赠款已超三年诉讼时效,仅能追回最近两年”((2021)湘01民终876号)。

二、司法革命:最高法三箭齐发破迷局
▶ 191号指导案例(2023)
珠宝商妻子张某查出丈夫3年间向情人林某转账386万元、购置别墅。二审法院本想判令“返还50%财产”,最高法提审后改判:

“夫妻共同财产是权利共同体,擅自赠与违反公序良俗,赠与合同全部无效!383万款项及别墅全数返还张某”

此案确立三大铁律:

财产共同体不可割裂:“夫妻共同财产具有身份专属性,不属于按份共有”

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第三者明知对方婚姻存续仍受赠,不属善意”

追偿不以时效为壁垒:“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持续性赠与,诉讼时效自发现时起算”

三、法律逻辑解析:凭什么能全数追回?
(一)民法典构筑三重防火墙
财产共有基石(第1062条)
婚后所得财产为夫妻共有,单方处分需共同意思表示

公序良俗熔断(第153条)
维系婚外情违反婚姻道德,相关民事行为自始无效

撤销权兜底(第1064条)
擅自处分共同财产,配偶可申请撤销处分行为

(二)破解“折中说”的关键点
某案件第三者辩称:“他自愿给我买包属于个人消费”。法院犀利指出:

“婚外赠与具有特殊人身性质,每一分钱都是对配偶共同财产权的侵害,不因‘日常消费’而豁免”((2023)沪01民终687号)

四、应对实务陷阱:第三者的十大脱罪借口破解法
借口:“这是借款”
破局: 要求出示借条/还款记录,否则推定为赠与
案例支撑: 广州女子凭微信记录“亲爱的不用还”(2024粤民申332号)

借口:“他自愿给的”
破局: 取证对方知悉已婚的证据(如婚礼请柬照片)
经典判例: 第三者参加男方父母寿宴视为明知婚姻状况(最高法191号案)

借口:“我付出青春补偿”
破局: 道德义务不属于法定债务
法条依据: 民法典第153条违背公序良俗无效

五、原配必存维权清单(四步锁定胜局)
第一步:财产追踪铁证
1.银行流水:查对方账户近五年转账记录
2.房产车辆档案:凭身份证调取配偶名下不动产登记
3.消费流水:向法院申请调取支付宝/微信交易记录
第二步:关系证明组合
1.开房记录:通过诉讼向酒店调取视频(需提供初步证据)
2.生育记录:私生子出生证明中父亲姓名信息
3.电子证据:短信/邮件含有亲昵称呼(存储原始载体)
第三步:高效法律行动
1.诉前财产保全:发现房产立即申请查封(防止转移)
2.同步提起两诉:起诉第三者返还财产,起诉配偶离婚损害赔偿(民法典第1091条)
3.刑事报案施加压力:如涉大额公款挪用,以挪用资金罪报案
第四步:赔偿利益最大化
赔偿总额 = 赠与财产本金 + 资
金占用利息(LPR1.3倍) + 维
权合理费用 + 精神损害赔偿
(≤5万元)
六、中国特色裁判智慧:双重保护的社会导向
1.司法数据印证效果:2023年婚内赠与案件改判率上升72.3%(最高法白皮书)

2.全额返还率:从39%升至87.6%
3.浙江首创 “婚内财产监护令” ,法院可冻结配偶账户
社会效应正在显现:某地富商在得知婚外赠房必被追回后,撤销给第三者的别墅赠与。

判决书中的这段话折射深层价值:

“婚姻共同财产制度是社会基石,司法通过刚性保护筑牢家庭伦理防线”

结语:让法律成为婚姻的铠甲
当珠宝店老板娘张某最终拿回别墅钥匙和386万元支票,她在判决生效当日更换了店铺招牌——“新生珠宝行”五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所收回的不仅是财产,更是对法律的信仰。

最高法191号案例的价值不仅在于填平受害者的财产损失,更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竖起路标:以婚姻为代价的赠与,终究是镜花水月;而法律守护的,永远是那张记载着结婚誓言的泛黄证书。 每一个全额返还的判决,都在向全社会宣告:婚姻的神圣性,不容金钱亵渎。

在具体操作层面,原配还需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对于银行流水等财务证据,应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如申请法院调查令或委托律师调取,避免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证据导致证据不被采纳。对于电子证据,如微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应注意保存原始载体,必要时进行公证,以增强证据的证明力。此外,对于大额财产,如房产、车辆等,应及时申请财产保全,防止第三者在此期间转移财产。

在诉讼策略上,原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诉讼方案。如果配偶愿意配合,可将其列为共同被告,以便更好地查清案件事实。如果配偶不配合,可先起诉第三者返还财产,再在离婚诉讼中向配偶主张损害赔偿。对于第三者的抗辩,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如对于“借款”抗辩,可要求其提供借条、还款计划等证据;对于“青春补偿”抗辩,可强调该主张违反公序良俗,不应得到法律支持。

最后,原配在维权过程中应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采取过激行为。有些原配在发现配偶出轨后,会采取跟踪、偷拍、闯入他人住所等方式取证,这些行为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权,甚至构成违法犯罪,导致自己从有理变成无理。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合法途径取证,必要时聘请专业律师协助,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将案件细节泄露给不相关的人,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qingganzhiyu/xszt/20019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