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调查婚姻出轨、婚外情、外遇,小三调查。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离婚后的真实生活:那些夫妻不和时没想清楚的残酷现实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7-14

离婚,常常被幻想成一种解脱——逃离争吵、冷漠或背叛,开启新的人生篇章。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复杂得多。许多人在夫妻关系恶化时,只看到了离婚带来的短暂轻松,却忽视了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情感孤独、社会关系重组,以及子女心理影响等现实问题。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离婚后真实的生活状态,揭示那些在情绪冲动下容易被忽略的残酷现实。如果你正在考虑离婚,或者已经身处离婚后的适应期,这些内容或许能帮助你更理性地面对未来。

1. 经济现实:比想象中更艰难的财务重组

(1)收入减半,开支翻倍

许多夫妻在婚姻中习惯了共同经济支撑,而离婚后,原本由两人分担的生活成本(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等)突然变成一人承担。更现实的是,如果一方收入较低(尤其是全职妈妈/爸爸),离婚后可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

真实案例:
一位离婚女性分享:“以前两个人的工资一起还房贷很轻松,离婚后我不得不换到小房子,但租金加上孩子抚养费,让我每个月都入不敷出。”

(2)法律费用和财产分割的隐藏成本

离婚不仅仅是感情破裂,还涉及法律程序。律师费、财产评估费、抚养权诉讼等都可能成为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涉及房产、股票、公司股权等复杂资产,分割过程可能漫长且充满争议。

常见误区:

“我们可以和平分手,不需要律师。” → 但一旦涉及抚养权或财产纠纷,口头协议可能毫无约束力。

“房子归我,车子归他,很公平。” → 但未来房价波动、贷款责任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3)长期财务规划被打乱

离婚后,退休金、保险受益人、共同债务等都需要重新调整。许多人发现,原本计划好的养老方案因离婚而变得不可行,不得不延迟退休或降低生活标准。

2. 情感冲击:离婚后的孤独与自我重建

(1)‘自由’之后的空虚感

许多人在离婚初期感到解脱,但很快,独自生活的孤独感会袭来。没有人在家等你,没有人分享日常琐事,节假日变得冷清……这种空虚感可能比婚姻中的争吵更难熬。

心理学研究:

离婚后的头两年是情绪最不稳定的阶段,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上升。

即使是不幸福的婚姻,长期相处也会形成情感依赖,突然切断这种联系可能导致“戒断反应”。

(2)社交圈的重塑:朋友‘选边站’

离婚后,共同朋友往往不得不“选边站”,有些关系会自然疏远。家庭聚会、朋友聚餐等社交场合也可能变得尴尬。

现实情况:

有些朋友为了避免“站队”,干脆减少与双方的来往。

姻亲关系(如前任的家人)可能彻底断裂,尤其是如果有抚养权纠纷。

(3)重新约会:比想象中更复杂

离婚后,许多人希望通过新恋情填补情感空缺,但现实往往充满挑战:

有孩子的单身父母,在婚恋市场上可能面临更多现实考量(如对方是否接受孩子)。

经历过婚姻创伤的人,可能对亲密关系更加警惕,难以建立信任。

3. 子女影响:离婚对孩子心理的长期冲击

(1)孩子的情绪反应:比成年人更敏感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但研究显示,即使是婴幼儿也能感知家庭氛围的变化。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离婚的反应不同:

幼儿(3-6岁):可能产生分离焦虑,害怕被抛弃。

学龄儿童(7-12岁):可能自责,认为“如果我表现好,爸妈就不会分开”。

青少年(13岁以上):可能对婚姻失去信任,影响未来的亲密关系模式。

(2)共同抚养的挑战

即使父母努力保持友好,共同抚养仍然充满现实困难:

节假日、生日等特殊日子如何安排?

教育理念不一致时,谁有最终决定权?

如果一方再婚,孩子如何适应新家庭?

真实案例:
一位父亲说:“我和前妻约定轮流照顾孩子,但每次交接时,孩子都会哭闹不愿意走,让我特别难受。”

(3)长期影响:孩子的婚姻观可能被重塑

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离婚的孩子,未来离婚率更高。这并不是“遗传”,而是因为他们从小缺乏健康婚姻的榜样,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陷入类似模式。

4. 社会身份的变化:从‘已婚’到‘离异’的隐形压力

(1)社会标签的束缚

尽管现代社会对离婚的接受度提高,但“离异”仍然可能带来隐形偏见:

在职场上,单身母亲可能被认为“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在社交场合,有些人会带着同情或八卦的心态询问离婚细节。

(2)家庭关系的重新调整

离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涉及两个家庭:

父母可能难以接受,甚至责怪“为什么不再努力挽回?”

亲戚的过度关心(“什么时候再找?”)可能带来额外压力。

(3)自我认同的危机

许多人在离婚后才发现,自己的身份长期与“配偶”角色绑定,离婚后突然不知道“我是谁”。重建自我价值感需要时间。

5. 那些离婚后才明白的事

(1)“不幸福的婚姻” vs. “离婚后的现实”

有些问题确实只有离婚才能解决(如家暴、严重背叛),但很多矛盾(沟通问题、激情消退)未必会因离婚而消失,反而可能在新关系中重复出现。

(2)后悔期:很多人曾想过复合

调查显示,约30%的离婚者在分手后曾后悔,尤其是当现实比预期更艰难时。但此时,双方可能已经走上不同的人生轨迹,复合并不容易。

(3)离婚不是失败,但也不是万能解药

离婚可以结束痛苦的婚姻,但不会自动带来幸福。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从这段经历中成长,避免在未来重蹈覆辙?

写在最后:离婚前,你真正准备好了吗?

离婚是一个重大的人生决定,而它的影响远比“换个生活状态”更深远。如果你正在考虑离婚,不妨问自己:

经济上,我是否能独立承担未来的生活?

情感上,我是否准备好面对可能的孤独和自我重建?

子女方面,我是否有可行的共同抚养计划?

社会关系,我能否应对可能的偏见和社交变化?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离婚可能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不是,或许婚姻仍有修复的可能,或者你需要更充分的准备再做出决定。

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经历婚姻困境的人,最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幸福。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rsdgztk/lihun_fuqibuhe/19911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