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离婚不仅是感情的分割,更是财产的分割。然而,许多人在离婚时发现,对方早已通过各种手段转移财产,导致自己在财产分割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这种情况,愤怒和焦虑无济于事,关键是要采取合法手段追回属于自己的财产。本文将详细分析对方转移财产的常见方式,并提供3招合法追回财产的方法,帮助你在离婚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对方转移财产的常见手段
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一方可能会采取各种隐蔽手段转移、隐匿财产,以逃避公平分割。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财产转移方式:
1. 隐匿银行账户或现金
有些人会在离婚前偷偷开设新的银行账户,将共同存款转移到他人名下,或者直接提取现金藏匿。由于银行流水难以追踪,这种行为往往不易被发现。
2. 虚假债务或赠与
为了减少可分割的财产,一方可能伪造债务,声称欠他人钱款,或者将财产“赠与”亲友,待离婚后再收回。
3. 低价出售或转移房产、车辆等资产
一方可能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房产、车辆等资产,甚至过户给亲友,以达到转移财产的目的。
4. 利用公司股权或投资收益做手脚
如果一方是企业股东或经营者,可能会通过做假账、虚构支出、转移公司利润等方式减少可分割的财产。
5. 提前消费或挥霍财产
有些人会在离婚前疯狂消费,比如购买奢侈品、大额旅游支出等,以减少夫妻共同财产。
面对这些手段,如果不及时采取法律措施,可能会导致自己在财产分割中遭受巨大损失。那么,如何合法追回被转移的财产呢?
二、3招合法追回被转移的财产
第一招:收集证据,证明对方转移财产
要追回被转移的财产,首先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恶意转移行为。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取证方式:
1. 调取银行流水
如果怀疑对方转移存款,可以向法院申请调取对方的银行流水记录,查看是否有大额转账、异常提现或频繁资金流动。
2. 调查房产、车辆等不动产的变动
通过房管局、车管所查询房产和车辆的过户记录,如果发现对方在离婚前突然将财产转移给亲友,可以主张该行为无效。
3. 查证公司账目(如涉及经营收入)
如果对方是企业主或股东,可以申请司法审计,核查公司账目是否异常,是否存在虚构债务或转移利润的行为。
4. 收集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据
如果对方在微信、短信或通话中承认转移财产,这些都可以作为证据提交法院。
5. 申请财产保全
如果发现对方正在转移财产,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对方的银行账户、房产等,防止进一步转移。
第二招:起诉撤销对方的恶意转移行为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可以被撤销。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 主张“恶意串通”或“无偿转让”无效
如果对方将财产无偿赠与亲友,或以明显低价出售,可以主张该行为属于“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或“无偿转让损害债权人利益”,要求法院撤销交易。
2. 适用“撤销权”规定
《民法典》第538条规定,债务人(转移财产的一方)以无偿或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影响债权人(配偶)权益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
3. 举证证明交易不合理
需要证明该交易不符合市场正常价格,比如房产市场价500万,对方却以200万卖出,明显不合理。
第三招:在离婚诉讼中主张多分财产
如果对方确实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可以在离婚诉讼中主张对方少分或不分财产。
1. 适用《民法典》第1092条
该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2. 举证对方恶意行为
需要提供银行流水、交易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明对方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
3. 主张惩罚性赔偿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对方的行为极其恶劣(如伪造债务、巨额财产转移),可以主张对方“净身出户”或仅分得极小部分财产。
三、如何预防对方转移财产?
除了事后追讨,更有效的方式是提前预防。以下是几种预防措施:
1. 掌握家庭财产状况
平时要清楚家庭的存款、房产、投资等财产情况,保留相关凭证,如房产证、银行账户信息、股票基金账户等。
2. 签订婚前或婚内财产协议
如果担心未来财产纠纷,可以签订财产协议,明确哪些是个人财产,哪些是共同财产,避免争议。
3. 监控异常资金流动
如果发现对方突然有大额转账、频繁取现等行为,要提高警惕,及时取证。
4. 提前咨询律师
如果怀疑对方可能转移财产,尽早咨询律师,制定应对策略,比如申请财产保全。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男方离婚前将房产过户给父母
张女士和丈夫感情破裂,准备离婚时发现丈夫偷偷将婚后购买的房产过户给了公婆。张女士起诉后,法院认定该行为属于恶意转移财产,判决撤销过户,房产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案例2:女方伪造债务企图减少财产分割
李先生发现妻子在离婚前突然声称欠其哥哥50万元,并提供借条。法院调查后发现,该债务无真实资金往来,属于伪造债务,最终判决妻子少分财产。
案例3:公司股东转移利润逃避分割
王女士的丈夫经营一家公司,离婚前将公司利润转移至他人账户。王女士申请司法审计后,法院判决丈夫返还转移的款项,并多分给王女士。
五、总结
离婚时对方转移财产是一种常见的恶意行为,但并非无法应对。关键在于:
及时收集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转移行为;
利用法律手段撤销恶意交易,如房产过户、虚假债务等;
在离婚诉讼中主张多分财产,让对方因恶意行为受到惩罚。
此外,预防胜于补救,平时要注意掌握家庭财产状况,必要时签订财产协议,避免陷入被动局面。如果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最佳维权策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