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10小时追踪采访
调查公司的调查员,俗称“私家侦探”,这个始终活跃在隐蔽位置的神秘职业,让很多人感到好奇。据了解,我市第一家私人调查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城区经过工商部门注册的,以及没有注册的私人调查公司大概有七八家之多。
“私人侦探”是如何工作的?他们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近日,记者获准与一家婚姻服务事务所的调查员兰明奇零距离接触,连续追踪采访10多个小时。据他们说,有这样“采访特权”的仅有本报一家。
当日上午9点多钟,当记者来到建设路与工业路交叉口附近时,兰明奇和他的一名助手正盯着一辆面包车。“被调查对象是一名老板,与自己公司里的一名女子日久生情,被女子的男朋友和老板的妻子发现,这名女子就辞职不干了。但是,老板的妻子仍怀疑丈夫和这名女子有来往,就委托我们进行调查。”兰明奇告诉记者。
兰明奇安排他的助手紧盯着目标车辆,自己与记者攀谈起来。他说,蹲点守候,隐蔽是很重要的,一旦发现,整个行动也就泡汤了。所以,他们一般会在前一天就对蹲点的地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细心观察。 10点,11点……时间过得很快,但目标汽车就是一动不动。记者感到枯燥无味,禁不住站了起来。兰明奇似乎看穿了记者的心事,他说,像这样的蹲点,有时候一蹲就是一天甚至几天。 转眼已是下午,可面包车依旧纹丝不动,而兰明奇依旧心气平和地坐在那里。“这一次调查是在闹市,相对容易隐蔽。如果是在不易隐蔽的地方,调查员还要乔装打扮,譬如装扮成算命先生什么的,也很有意思。”兰明奇不时和记者攀谈。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目标男子还是没有出现。天色渐渐暗了,街上的路灯开始亮起来。根据对方的生活习惯,兰明奇分析对方不会再出门了,这才决定撤退。
调查如履薄冰
记者了解到,原在新疆当狱警的兰明奇走上“私家侦探”这条路,缘于一家媒体报道的关于“二奶克星”——“私家侦探”魏武军的传奇故事。2004年,他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一家婚姻服务事务所。 很快,一姓张的女士找到该婚姻服务事务所,泪流满面地向兰明奇叙述了自己的苦闷:张某结婚几年了,日子原本过得可以,可是近段时间发现丈夫晚上经常很晚回家,还没有理由地大骂她,再后来,丈夫不见了。她怀疑丈夫有了外遇,想让兰明奇帮助调查一下。
“当调查员最需要的是智慧、经验和毅力,懂调查技巧,同时,法律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最重要的。”采访中,兰明奇始终这样强调。 去年11月份,一位姓李的女士找到兰明奇,哭哭啼啼地说丈夫有外遇,想让他调查取证。兰明奇仔细听完她的叙述后,凭经验判断她丈夫不像有外遇,便劝说李女士打消这一念头,但李女士执意不肯。为挽救李女士的婚姻,兰明奇对李女士的丈夫进行了调查,事实证明,李女士的丈夫根本没有外遇。 兰明奇说,“私家侦探”并不是人人可当的,职业道德是第一道门槛。为此,他申明了几条行规:首先是合法。他们接受委托调查婚外情时,首先就要核实委托人与调查对象本身有没有合法的婚姻关系。其次是坚决不接涉及刑事调查的案子。第三是坚决不在婚姻调查中拍床上镜头。因为这会严重地侵犯个人隐私,授人以柄。
游走在法律边缘
针对我市出现的各种调查公司,河南鼎新律师事务所韩晋说,“私家侦探”的存在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样的争论是近几年在社会上一直没有间断。一方面,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专业调查权授予国家认可并经法律授权的相关机构;另一方面,社会上确实有请“私家侦探”获取证据的需求。“私家侦探”如果采取“偷录”、“偷拍”等方式就很有可能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宪法保护的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如果采取“偷拍”方式取证,则取证方式违法。因此,对调查事务所来讲,如何做到合法取证是至关重要的。韩律师还指出,《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除了公安、检察、安全机关可行使侦查权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侦查权。 看来,“私家侦探”要走向合法化,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不仅是一个法律地位、准入标准、行业规范、资格审定、标准确立的问题,更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建立的问题。
事实上,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个人维权意识的增强,民间调查服务的需求仍在不断上升。许多当事人因为在情感纠纷、商业合作或债务追讨中缺乏证据,往往求助于私人调查机构。这些机构通过长期实践,也积累了一套游走于法律边界内的调查方式,比如在公共场合进行记录、分析公开信息以及利用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线索等。他们格外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避免直接采用可能被认定为违法的技术手段或侵入他人私密空间。尽管如此,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认可与规范,这个行业仍然时常面临外界质疑甚至法律纠纷。未来,如果要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相关立法、明确业务红线,还应加强行业自律和职业伦理建设,让调查服务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更加规范、专业、透明。公众也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在委托调查时选择正规机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因取证手段不当而影响证据效力甚至引发额外法律风险。
来源:南阳日报社会早刊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