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出轨、婚外情、外遇调查取证,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小三劝退师:在别人的感情里做一个卧底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8-18

撰文 | 赵雅静
编辑 | 孤鸽
来源 | 博客天下
ID | bktx2008

图片

一场骗局

2015年初,王轩找到"小三劝退师"罗荣的时候,进门差点跪下。他面色苍白,双手颤抖,仿佛一个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在此之前,王轩的人生看上去没有任何破绽——三十有余,正是一个男人的黄金年龄;职业是一名医生,主任级别;家庭美满,育有一儿一女。在同事眼中,他是模范丈夫;在患者心里,他是仁心仁术的好医生。

转折发生在2014年,因工作需要,他被派到川西的甘孜阿坝州做医学援助,时长两年。那里海拔高,条件艰苦,夜晚漫长而孤独。

在偏远的地方,感情从寂寞的空隙中钻出来。像每一段俗套的婚外情一样,王轩与20多岁的年轻女副手在一起了。起初只是工作上的互相扶持,后来演变成深夜的值班室里的相拥取暖。

那段时日如同真空,原有的社会关系被抽离,错误的感情带来了难得的陪伴与婚姻之外的喘息,但同时也将未来引入深渊。他们像两个与世界隔绝的孤岛居民,创造着只属于彼此的隐秘记忆。

两年的援助到期,王轩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工作得到晋升,妻子的温存、家庭的温暖、职场的得意悉数回归。现实生活的重量让他清醒,他开始意识到那段关系的不妥。

他想要斩断曾经的错误,向女生提出了分手,"大家都是成年人,在一起你情我愿"。他用医生特有的理性语气试图淡化这段关系,仿佛那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感冒。女生受不了,当即表示其它什么都不要,就要和王轩在一起。她的眼神里闪烁着不顾一切的决绝。

分手未果后,女生辞掉了医院的工作,把房子租到王轩家附近,天天要求他的陪伴。她开始计算王轩下班的时间,在他家小区门口徘徊,像个幽灵般出现在他生活的每个角落。

"那怎么行呢?"五年后,回忆起这个案例,罗荣依然替王轩感到头疼,"他是个有家庭、有工作的人,孩子要上学,工作刚晋升。前期他还在应付,觉得小女孩哄一哄就好,但根本没那么简单。"

图片

▲ 男生教女生如何判断对方是否在意她 图/《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事情越来越不受控制。女生开始用烟头烫伤自己,白皙的手臂上留下一个个丑陋的疤痕,以伤害自我换取王轩的让步。最终,自残过渡到自杀,某一天,当王轩再一次强行离开之后,因不放心回去查看,在门外嗅到了煤气的味道。

"女孩说你走可以,走了你就见不到我了,我要死给你看。"罗荣介绍说。那一刻,王轩才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不是普通的感情纠葛,而是一场可能毁掉两个家庭的灾难。

那时,妻子还不知情,王轩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找到罗荣,期望解决这段深渊一样的感情。他声音沙哑地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让这一切结束。"

这是罗荣成为"小三劝退师"以来,很少接到的由出轨方本人提出劝退第三者的案例,也是第一个费用超过十万元的大单。

从交易生效的那一刻起,一场耗时近一年的计谋开始了。整个劝退过程环环相扣,从最开始的表象,走到了更深层,甚至罗荣没有想到的程度。

计划首先从"侧面介入"开始——从第三者的人际关系下手,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安插"卧底"。这个卧底需要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在不动声色中获取目标的信任。

"卧底"的角色不定,通常根据第三者的情况特点定制。完美的结局是,在劝退成功之后,第三者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是被一个专业的团队劝退的。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观众永远不知道幕后有多少人在操控剧情的发展。

整个过程充斥着伪装、隐瞒、欺骗,对于第三者而言,这是一副精心编织的大网,他们在无意识中被打捞上来,放生到"更加光明的未来"。

王轩的案例在起点处就很难——女生几乎斩断了一切社会关系,只把自己隔绝在与王轩的感情之中。她没有闺蜜,不参加社交活动,像一只固执的蜘蛛,只编织着与王轩有关的那一根丝。

对此,罗荣与团队经过讨论,决定让王轩以"方便她找自己"为由,劝服她去考一个驾照,同时将一名女性团队人员,通过事先打点好的驾校人脉,安插在其身边,让她们成为"闺蜜"。这个计划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精确把握每一个细节,从教练的态度到"偶遇"的时机都要精心设计。

从感情中的孤绝状态,到建立一份社会关系,在罗荣团队的"帮助"下,女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王轩的纠缠开始减少。她开始有了新的倾诉对象,生活不再完全围绕着王轩打转。

而卧底的作用,除了获得信任后,进行侧面的劝服之外,还需要对整个事情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以寻求斩草除根的机会。她需要像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在闲聊中探寻女生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图片

▲ 梅远贵(邓超饰)帮客户甩掉美丽女孩叶小春(杨幂饰) 图/《分手大师》

据卧底的打探,罗荣发现女生童年时期的安全感严重缺失。父母离异,她从小跟着母亲生活,几乎未曾获得过父爱。后来母亲改嫁,对她的关心愈加减少。"你说这个女孩能好吗,她内心肯定缺乏很多东西。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原因。"罗荣分析道,这种成长经历导致她对亲密关系有着近乎病态的执着。

获得这一信息之后,罗荣团队立刻开始调整计划,从问题的根源入手。他们找到了女生的母亲,并安排了几个大妈,去公园里和她套近乎、拉家常,自然而然地聊到孩子的情感问题。这些"临时演员"需要表现得像普通的广场舞大妈,在闲聊中传递预设的信息。而女生母亲的冷淡态度令人诧异,"我管不了那么多,我就管好自己就可以了"。

直接沟通没有奏效,罗荣又给女生母亲"安排了一场戏"。他找来备用的"临时演员"——一些大爷大妈们,在她面前吵了一架:一个大妈负责把与女生相似的剧情嚷嚷出来,并表示不想多管女儿的生活,而旁边的人负责劝架,"你不能这样,你把小孩逼狠了,人家可能会自杀的"。这场即兴表演需要拿捏分寸,既要引起目标人物的注意,又不能显得过于刻意。

通过身边的各种渗透,女生的母亲开始产生变化,对女儿的生活有了兴趣和关心。她开始主动联系女儿,过问她的情感状况,这是多年来第一次表现出母性的关怀。

事情的结局是,罗荣团队抓住时机,联合女生的母亲和表姐,一同进行劝服工作,同时配合着母亲的行动——她把女儿接回了老家,远离了那个走几步路就可以要求王轩陪伴的屋子。这个看似简单的结局背后,是长达数月的心理干预和关系重建。

但工作还没结束。伪装成闺蜜的卧底和女生仍旧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密切联系——监测项目收尾,防止当事人回头。就像手术后需要观察期一样,确保不会出现"感情复发"的情况。

图片

三角关系

罗荣从2012年开始做第三者分离业务,那时"小三劝退师"这个职业尚未完全成型,他不太希望用"小三"一词,更愿意使用"第三者",因为后者没有褒贬倾向。在他看来,每个陷入感情纠葛的人都有其复杂的原因和背景,简单的道德批判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工作中,他也尽量规避单一化的认知。"每一个第三者,我都不把ta当成一个恶毒的人。就是从主观上,我们要建立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这种中立的态度让他能够更客观地分析问题,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小三"一词在互联网世界诞生,最早可以考究到2008年。那一年,一个因丈夫出轨自杀的女性登上新闻,引发了一场关于第三者问题的大讨论。在此之后,互联网的传播,影视作品的渲染,让"小三"一词的定义固定下来,以"恶"示人。

图片

▲ 姜岩自杀事件

背后是高离婚率和出轨率的社会现实。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从2003年起,中国的离婚率连续15年上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潘绥铭,在2015年的全国范围随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每7.5个妻子和每3个丈夫中就有1个曾经出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受伤的心灵。

原配、出轨方、第三者,构成了婚外情中"三角关系"的主体。"小三劝退师"的出现,让这类关系有了被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他们像感情外科医生,用专业手段切除婚姻中的"肿瘤"。

劝退第三者是一门"超高艺术",罗荣觉得这份职业"非常消耗",每一种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制定匹配的方案,"基本上上厕所都在想,琢磨要怎么办"。有时候一个案例需要同时动用心理咨询师、私家侦探、律师等多个专业人士的配合。

他形容自己的团队"艺高人胆大",因为他曾经把一个第三者招到自己的团队来工作,置于眼皮子底下,潜移默化地对第三者产生了影响。每天多多少少需要演一演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大胆的策略最终取得了成功,那位曾经的第三者现在已经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

相对之下,在王轩案例中所用的"第三方介入"是一种普适的方法。劝退师根据案例的特殊性制造出一个"卧底"角色,参与到其中一段关系当中,起到劝退第三者,或者让关系崩盘的效果。这种方法虽然常见,但每个案例的具体操作方式都千差万别。

罗荣喜欢制造女性"卧底",因为第三者多为女性,容易接近和掌握情况。有时候,还可以对当事的男性进行检测。在一个案例中,他让"卧底"以家庭教师的身份介入,检测出这段婚姻中的男性有极大的问题。

"我们的工作人员是挺漂亮的一个女老师,结果这个男性非常好色,才半个月,就给这个老师发一些情诗、短信,约她见面。后来发现他小三小四小五都有,姑娘之间互相不知情。"这时候劝退第三者就没意义了,她自己也是受害者。罗荣最终建议委托人直接离婚,因为这段婚姻已经病入膏肓。

拥有近200万粉丝的微博大V@晓生-情感修复师 目前已经接过近千个第三者劝退的案例,每一单的平均报价,他称有几十万元。这个高昂的价格背后,是复杂的工作流程和专业的团队支持。

晓生的团队更擅长制造男性角色,"这个卧底形象肯定要比出轨的男方更OK一点",然后让卧底和第三者建立关联,进而制造出第三者和男方之间的误会。他们像编剧一样设计情节,让第三者"偶然"发现男方的缺点或不堪。

在一起案例中,晓生团队中的男性卧底和第三者喝咖啡,特意选址在男方公司附近,一家从外面看上去好像酒店的咖啡馆,正巧被路过的男方撞到。矛盾制造成功。这个看似简单的场景,实际上需要精确计算时间、地点和各方反应。

图片

▲ 图/视觉中国

这其中是否涉及欺骗?面对这个问题,晓生强调"把握尺度",比如为了制造引人误会的微信聊天记录,会让卧底故意发一些暧昧的语言,但绝不会有身体上的接触,"这是我们的原则和底线。"他们把自己定位为婚姻的修复者,而不是感情的操纵者。

从最开始发展小三劝退师业务,罗荣就希望这个行业能够落地,拥有真正的标准。近十年的时间,他培养起属于自己的团队,员工基本都由他亲自面试挑选。对于招聘的标准,他给了三个关键词:同理心、随机应变能力、人文关怀。这三个品质缺一不可,决定了劝退师能否真正理解当事人的处境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有些曾经向罗荣寻求过帮助的原配,成为了团队的一员。这类员工甚至占比不小,因为罗荣觉得被插足过婚姻的人,尤其具备相应的同理心。她们比任何人都理解原配的痛苦,也更能从细节中发现问题的关键。

心理咨询师也是必须要有的,不仅负责安抚原配的情绪,还要分析第三者的心理,这比做罪犯的心理画像还要难,因为"人的状态在不断变化,很难捕捉,很多人还不止一种人格"。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能够通过蛛丝马迹判断第三者的真实动机和心理弱点。

但即使严格地挑选,让罗荣出乎意料的情况仍然存在。前段时间,一个有着十几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加入团队,接了一个案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将原配劝离,而罗荣认为"本可不必离婚的"。

这位同事出于传统心理咨询的惯性,当原配前来倾诉"我老公出轨了,我难受,我焦虑,我失眠"时,作出建议,如果这种状态让你痛苦,你可以走出来。

"你有没有工作啊?"
"有工作。"
"有工作你可以独立啊。"

罗荣并不支持这么快离婚,他比较赞同出台不久的"离婚冷静期",觉得"人性化"。"我不太倡导很快就把婚离了。"他说,因为"劝退"才是职业的首要目的。在他看来,婚姻就像一栋老房子,有时候修补比重建更有价值。

图片

爱的动机

婚外情总是以"爱"为起点。罗荣将第三者的爱分为"真爱型"和"所谓真爱型"。这种分类不是道德判断,而是基于感情的性质和可持续性的专业分析。

即使王轩案例中的女生"不要命","她爱得太深了,基本上是毫无保留地去爱他,以至于根本不能接受没有他的生活",但在罗荣看来,仍然属于"所谓真爱型"。她给他的爱是沉重的,她并没有让他变得更好,顶多是个痴情女。这种爱更像是一种执念,而非健康的感情。

"我觉得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绝对的付出。"罗荣说。这种付出不是盲目的牺牲,而是能够让双方都成长的动力。

"真爱型"不是没有,可真要碰到,对小三劝退师来讲是一个大难题。几年前,肖水找到罗荣,讲了一个非常沉重的事实:她发现第三者的时候,第三者已经插足她的婚姻九年。

九年前,丈夫把姑娘带回家,向肖水解释为"是我一个兄弟的妹妹,在外面被人骗了,已经怀孕很久。我必须把她接回来,让她给我们家烧饭,当个保姆。"这个谎言编织得如此完美,以至于肖水丝毫没有怀疑。

现实像电视剧一样狗血。孩子是肖水丈夫的,那时,这场婚外情就已经开始了。这个秘密被小心翼翼地保守了九年,直到一次偶然的短信被发现。

肖水嫁入的是大户人家,收入水平高,多一个保姆也不稀奇。在这九年时间里,肖水至少有八年的时间把第三者当成亲妹妹,包括丈夫在内的任何事都和她分享。她们一起逛街,一起做美容,甚至一起讨论如何管教孩子。

而第三者也乐此不疲地付出,从不捣乱,也不索取,对肖水的丈夫非常好,同时也尊敬肖水这个姐姐。她像一只温顺的猫,安静地生活在他们的婚姻边缘。

"所以后期经过我们的了解,我判断她是真爱。"罗荣说。这种感情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婚外情,成为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

图片

▲ 三人共同生活,但原配对第三者的存在毫不知情 图/《空房间》

事情在偶然间暴露之后,双方迅速地承认了这段婚外情。第三者的第一反应是对不起姐姐,她说,"我在这儿多年,我既爱他,也恨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我太对不起你了。"她的忏悔是真诚的,但真诚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肖水受了很大的伤害和痛苦。但第三者屡次表示愿意退出并离开后,肖水的丈夫却一次次地将她找回。肖水不愿意离婚,按罗荣的话讲,"这是个大家庭,离不得"。家族声誉、财产分割、子女前途,这些现实因素让离婚变得异常复杂。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第三者被劝退,根本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她的丈夫还是爱着别人。对此,罗荣并不期待最终那个"劝退"的结果,那实在是太难了,他首先要实现的是"平衡"。

"平衡,就是目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让他们这个家庭矛盾先减少,把损失降到最低。"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肖水家提供部分资金,让第三者离开这个家,去创业。孩子依然由肖水带着,提供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毕竟时间长了,也有感情"。这个方案看似妥协,实则是基于现实的最优解。

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为第三者提供"个人成就感"。在罗荣看来,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它能分散第三者在感情上的注意力,将自我价值建立在其他地方。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对感情的依赖自然会降低。

强化的自我,会冲淡对爱情的执着。

而在众多的劝退案例中,也并不是每一个都与"爱情"相勾连。罗荣认为,就像所有的罪犯都有作案动机一样,每一段婚外情也必然有自己的"原始动机"——除了精神和肉体的欲求,还有物质、权力等。这些动机往往隐藏在感情的表面之下,需要专业人士才能准确识别。

晓生接过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第三者是当事人十年的闺蜜,她们双方都已婚,住同一个小区的同一栋楼,有时候懒得做饭,就去对方家里蹭一顿。为什么会冒着损害十年闺蜜情的风险去发展一段婚外情?关键的信息点是,当事人的闺蜜跟她丈夫有公司业务上的往来。这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而非感情冲动。

罗荣也碰到过类似的案例,在他最近接到的案子里,第三者是一个销售公关,她就去公关她的产品所需要的男性客户,动机非常明确。这种案例相对容易处理,因为一旦利益链条断裂,感情也会随之消失。

图片

▲ 图/视觉中国

而更多的情况是,存在"原始动机",但没那么强烈,比如并不是所有的第三者都谋求上位。罗荣在两三年前接到的一个案例,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收尾。这是他接手的时间线最长的案例。

当事人与丈夫是患难夫妻,从最初的穷困到现在的成功,两个人一起走了很远。如今不仅儿子前途光鲜,还为他们生了孙子。外人都将他们视作模范夫妻,只有罗荣和当事人清楚,她的丈夫出轨了,并且和第三者已经在一起好多年。

"你说他不爱吗,感觉还是爱的。但是他从来没想过离婚。"丈夫和当事人妻子说,希望她不要阻止他,他不会离婚,他要给她们两个人共同的爱。这种自私的要求暴露了出轨方的真实心理——既想要家庭的稳定,又渴望婚外的刺激。

在一段婚外情中,一个不会离婚,一个不想上位,痛苦最终落回到原配身上。她不得不忍受丈夫的背叛,同时维持表面的家庭和谐。这种精神折磨比公开的冲突更加残酷。

罗荣在其中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组织"三方会谈",全都不太奏效。有好几次男方说断了吧,我要回家,但没过多久,他忍不住又去找第三者的时候,她还是可以和他在一起。这种反复是婚外情处理的常见难点,戒断需要时间和专业引导。

但罗荣仍然认为它能够得到解决,只是需要的时间更长,也更需要原配的坚持。现在他的团队已经在采取"厌恶法",人为制造一些矛盾,试图达到令双方互不信任乃至相互厌恶的效果。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爱情是可以被解决的吗?"

"爱情可以被解决。"罗荣的回答坚定而专业。在他看来,没有处理不了的感情问题,只有不够专业的解决方法。

图片

助人为乐

小三劝退师在面对每一段婚外情的时候,几乎都会开启一个上帝视角——这段关系的本质和诱因,双方是怎样的,基本都能看得清楚。这种全局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让专业人士能够超越道德判断,直指问题核心。

但并不是所有的"里子"都这么容易被找到,很多时候,它藏在人性的幽暗处,藏在都市难解难说的寂寞之中。

晓生就对一个案例难以释怀,到现在他也"没太想明白"。出轨的一方是重庆的一个快递员,在送货上门的过程中,和一个离异带着孩子的女性发生了长期的关系。在晓生的"上帝视角"中,第三者虽然离婚带着小孩,但从外貌到经济实力,各方面条件均远远超过快递员,他们为什么会在一起?"可能是各取所需吧。"晓生只能这么想。

不过,这令人不解的情况倒是让劝退工作容易了很多。晓生断定这段关系不可能有结果,甚至没有亲自介入劝退过程,只是用一个伪装了身份的微信号去联系第三者,故意编造了一些快递员的流言,比如"这个男的不只你一个"之类的话,最终成功拆散了这对"不明鸳鸯"。有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反而最有效。

感情的事永远是复杂的,罗荣不愿意将错误完全归结于第三者身上,而是列举了几个更宏大的词汇,"时代问题""婚姻观""留守儿童""原生家庭"......这背后是一个结构性困境。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下,传统的婚姻观念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很多第三者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有创伤的过去,父母的婚姻有问题、家庭暴力、自己曾经受过感情的伤,或者童年就是个留守儿童,这都是很常见的。"他说,"他们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就缺失了太多的东西。"这些缺失导致他们对感情有着不健康的需求和期待。

图片

▲ 原生家庭悲惨的王佳梅(春夏饰)踏上援交之路 图/《踏血寻梅》

除了第三者应当背负的"道德债务"之外,造成婚外情的原因或多或少也会被归结到原配身上。在谈及大部分案例的普遍性时,晓生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婚姻,出轨只是一个结果,而背后的原因无非是出轨者所寻求的婚姻内的东西没有得到满足,才转而向婚外去寻求。这种分析虽然残酷,但有助于原配正视婚姻中存在的问题。

罗荣提到在一段婚外情中,原配"功不可没"。他认为,有好多女性在家庭当中强势、唠叨、不善于沟通、不爱打扮、啰里啰嗦,甚至拒绝性关系,都是导致出轨的因素。所以要想劝退第三者,"原配必须真正地调整,要下大功夫"。婚姻是两个人的舞蹈,任何一方步伐错乱都会影响整体节奏。

刚做小三劝退师时,罗荣经常凌晨两三点接到当事人电话:发现丈夫偷偷在卫生间和第三者联系的、半夜找到丈夫和第三者在一起的、两个人吵架吵到不知道怎么办的,甚至没什么特殊情况,只是自己突然想不通了......在这些无法被预料的时刻,电话都会打给罗荣。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应对情感危机。

家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每次电话一响,我儿子立马就不跳了,自己该干嘛就干嘛去,不会缠着我陪他玩"。这种职业带来的生活影响,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开始做这份职业的时候,罗荣就已经结婚,他形容自己"家庭幸福",这一定程度上来自于职业的养分。看过太多失败的婚姻,他太懂得经营的重要性,即使有时被工作侵占了私人时间,也会想办法补上对家人的陪伴。

他自己也面对过诱惑。"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我也会遇到这样的女性(第三者),但这份职业它时刻提醒你呀。"罗荣也常警示员工,"小三劝退师要是自己有了小三,那就是天大的笑话。"这种自律是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

图片 ▲ Joy Division乐队的主唱爱上朋友的恋人。图/《控制》

他自认为肩上承担着一份责任感,"因为若干个家庭就成了一个大家、国家,家庭稳定,国家才会稳定。"他相信婚姻,认为人类、文明要往前走,一定需要婚姻。这种宏观的思考让他的工作超越了简单的感情纠葛处理,具有了某种社会意义。

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晚上,罗荣的一个委托人执意要请吃一顿火锅。推了好久了,最后也没有推掉。做这行,首先图个成就感,每一段被拯救的婚姻,都是一枚职业的勋章。这些来自委托人的感谢,是对工作最好的肯定。

对于这份成就感的本质,罗荣用了个普通的词,"助人为乐"。这个朴素的表达背后,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和接纳。

从业近十年,他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方向,"如果说劝退第三者没人做了,是不是社会就认为这个第三者是没有问题的?"这种担忧反映了他对职业价值的坚定信念。

但是对于出轨行为,真的是一份职业可以解决的吗?罗荣觉得这个提问太"消极","不管怎么样你都要面对它嘛,很可能五年、十年、五十年都解决不了,但是会更好。"这种乐观的态度,正是支撑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qingganzhiyu/xszt/20005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