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01.赵雪
赵雪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小三这个词扯上关系。这个带着道德污点的称谓,像一把锋利的剪刀,将她平静的生活剪得支离破碎。
她和陈友亮恋爱也有一段时间了。怎么看,陈友亮都不像是结过婚的男人。他从不避讳接电话,周末时间完全自由,社交账号公开透明——这些本该是单身人士的特征,他都具备。
他帅气,幽默,有情趣,有品位,有一点点傲娇和洁癖,和那些找小三的油腻中年男人有着天壤之别。每次约会,他都会精心挑选餐厅,记得她所有的饮食偏好;逛街时,他的眼光独到,总能帮她挑到最合适的衣服。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得她措手不及。
图片是陈友亮亲手发过来的,是他手机相册里的截图。原本他想给她看两张照片的颜色对比,没想到手指一滑,发错了一张。这个看似平常的操作失误,却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应该是微信的对话截图,上面写着:"过年过节你不陪我,过生日结婚纪念日没礼物没惊喜,陪我逛街也没几次,我有老公好像没老公一样。"字里行间透着的委屈与埋怨,像针一样扎进赵雪的眼睛。
赵雪仔仔细细地又读了一遍,每个字都像一把小锤子,将她的世界缓缓敲碎、崩塌。
02.陈友亮
陈友亮是顺德人,比赵雪大5岁。一年前,他因工作调动来到禅城的电脑城上班。这个戴着黑框眼镜、说话温和的技术主管,在同事中有着不错的口碑。
3月的时候,赵雪来他店里修笔记本。她的电脑进水了,急需恢复里面的设计图纸。陈友亮对她记忆深刻,不仅因为她清秀的容貌,更因为她总眯着眼看自己。大概是近视没戴眼镜,迷迷糊糊的样子,又俏皮,又可爱,像只懵懂的小鹿。
晚上,赵雪在微信上问他:"小哥哥,你有帮我装SW软件吗?"这句话后面还跟着一个可爱的表情包。
陈友亮回:"我不是小哥哥。"语气里带着几分严肃,却又藏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赵雪觉得有趣,继续逗他:"那叫叔叔?"发完这句话,她咬着下唇等待回复,心跳莫名加快。
陈友亮回了个"嗯",后面跟着一个摸头的表情。这个简单的互动,像一粒种子,悄然埋进两人的心里。
于是,他们这段"跨辈分"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只是谁也没想到结局会如此戏剧化。
陈友亮要怎么形容赵雪呢?她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渴望。又像是自己的另一条灵魂,有相近的品位与爱好,喜欢相同的电影和音乐。衣服会挑到同一个款式,咖啡会选同一个口味。其实算起来,恋爱还不到一个月,但彼此了解的程度,就像相识了许多年。
那天陈友亮想问赵雪两张照片哪个颜色更好,可是截图发过去后,收到的回复却是:"和我说实话,你是不是结婚了?"这句话像一盆冷水,将他从甜蜜的梦境中浇醒。
陈友亮这才意识到照片发错了,心下一凉。他盯着手机屏幕看了足足一分钟,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不知该如何回复。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打字道:"对不起,我是结婚了。"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他仿佛听见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
03.梁小秋
那个女人,叫梁小秋。她是陈友亮法律意义上的妻子,却早已成为他生活中的陌生人。
梁小秋一直留在顺德的家里。她坐在沙发上,心里空荡荡的,像被掏空的南瓜灯。窗外是淅淅沥沥的春雨,将玻璃窗蒙上一层雾气。
电视里播着连续剧,哇啦哇啦地,不知在吵些什么。她的目光时不时地,飘到旁边的照片上。那是他们结婚时拍的,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如今却像是个讽刺的摆设。
照片里,她和陈友亮穿着麦记红色的工作服,肩并着肩,笑得像两个没心没肺的傻瓜。那时候的快乐多么简单,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就能让他们开心一整天。
那时,她刚刚大专毕业,在麦当劳做收银员。陈友亮中专毕业,却已是老员工了。梁小秋上岗第一天,就是陈友亮带的她。他耐心地教她操作系统,告诉她怎样应对难缠的顾客。
陈友亮做事利落,对人也好。她打错了单子,包错了外卖,都是陈友亮在后面默默地帮她收拾烂摊子。店长训斥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
其实陈友亮比她小一岁,但站在陈友亮身边,梁小秋总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仿佛只要有他在,天塌下来都不怕。
他们就在那时相爱了,像所有年轻情侣一样,在快餐店的储藏室里偷偷接吻,在打烊后的空荡餐厅里分享一个甜筒。
后来,陈友亮找到了对口的工作。而梁小秋去了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做设计。两个人忙忙碌碌地打拼了两年,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许多朋友都劝梁小秋,不要和陈友亮在一起。他家境一般,学历不高,日子不好过。可梁小秋对陈友亮却一往情深。到底是年轻,爱情就是一切,面包可以慢慢挣。
他们连婚礼都没办,梁小秋就把自己嫁了。领证那天,他们在路边摊吃了碗牛肉面庆祝,陈友亮把碗里仅有的几片牛肉都夹给了她。
04.赵雪
赵雪问陈友亮:"为什么骗我?"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颤抖。
他们坐在茶餐厅狭小的卡座里,丝袜奶茶缓缓飘散着苦涩的香。窗外人来人往,衬得他们之间的沉默更加突兀。
陈友亮说:"我也不算骗你。我和老婆分居很久了,约好今年8月离婚。"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节奏凌乱得像他此刻的心情。
赵雪心里喊着,都是套路。这些说辞她在电视剧里听得太多了。她又问:"如果不是被我发现,你是不是要一直瞒着我?"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
"没有。"陈友亮斩钉截铁地说,"我打算4月7号和你说的,那天我们刚好相识一个月。其实我不说,就是怕失去你。能和你在一起一个月,也算是个圆满。"他的眼神真挚得让人心碎。
赵雪一直在看他的眼睛。书里说过,说谎的人不敢直视,可陈友亮就那样一瞬不瞬地看着她,看得她心慌。他的瞳孔像两潭深水,映出她苍白的脸。
赵雪感知得到他的真诚,但她又怎么敢再轻易去相信。信任就像玻璃,碎了就很难再拼回原样。
陈友亮说:"要不,我给你看我和她的聊天记录吧。"他掏出手机,像交出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
男人的手机大都存着他们心底的秘密,陈友亮交出手机,就代表他愿意坦白自己。这个举动让赵雪的心稍稍软化了一些。
赵雪接过陈友亮的手机,慢慢翻阅起他与梁小秋的婚姻。每一条聊天记录都像一页日记,记录着这段感情从热烈到冰冷的过程。
05.陈友亮
陈友亮是爱过梁小秋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他喜欢她依赖自己的样子,喜欢她眼神里的那一点点无助和崇拜。那时候的他,觉得自己可以为了这个女孩征服全世界。
男人的第二次成长,往往是女人的依靠滋养出来的。因为有一个人把自己托付给他,他的心里自然就有了责任,懂了关爱。他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只为了能给梁小秋一个像样的家。
然而,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有时爱情最吸引人的部分,却是婚姻里的致命伤。热恋时的依赖,变成了婚后的懒惰;热恋时的随性,变成了婚后的邋遢。
陈友亮是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人勤快惯了,爱干净。他的白衬衫永远熨得笔挺,皮鞋擦得一尘不染。可梁小秋进了家装公司,越来越不修边幅。常常穿着沾满颜料的工装裤回家,头发随便扎个马尾,素面朝天。
家务很少做,只喜欢刷剧聊天。陈友亮下班,把洗晒好的衣服收回来,让她叠一下。可是等陈友亮吃了饭,洗过澡,梁小秋仍然躺在床上和网友聊天,衣服碰都没碰过。那些精心熨烫的衬衫,最终皱巴巴地堆在沙发上。
起初,陈友亮还会说一说她,可慢慢地他就闭嘴了。因为说了也没用。梁小秋只会撒娇地说:"人家在忙,你就帮一下呗。"然后继续盯着手机屏幕,手指飞快地滑动。
陈友亮总记得那一天,梁小秋去超市,把背包留在车筐里就走了,手机、ipad、钱包,一次性丢光。那是他攒了三个月工资给她买的生日礼物。
陈友亮终是爆发了,发了大脾气。可梁小秋从撒娇到撒赖,抵死不认错。她撅着嘴说:"不就是个包嘛,再买一个就是了。"这句话彻底点燃了陈友亮的怒火。
她习惯了与陈友亮这样的相处模式,吃定了嘴硬,陈友亮就会妥协。可什么是爱呢,就是无止境的包容吗?包容到失去自我,包容到精疲力竭?
梁小秋吵不过,赌气说:"我们离婚吧。"她以为这又是一次寻常的争吵,很快就会和好如初。
陈友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冷静地说:"行。"这个简单的字眼,像一把刀,切断了他们之间最后的牵连。
06.梁小秋
梁小秋从没想过,陈友亮会真的要离婚。在她看来,婚姻就是吵吵闹闹过一辈子,哪对夫妻不是这样?
在陈友亮看来,这是闷压了近两年的积怨,可在梁小秋眼里,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一直都是这样啊。爱一个人不是应该爱她的一切吗?包括她的缺点和坏习惯。
梁小秋第一个反应是陈友亮是不是有了别的女人。她偷偷查他的通话记录,翻他的社交账号,甚至跟踪过他几次。但调查之后,她失望地发现并没有第三者介入。
其实摧毁婚姻的,往往不是大风大浪,反而是散落在生活里细细碎碎的琐事。看似不值一提,却早晚堆积成山,然后一次性爆发。就像沙滩上的城堡,不是被一个浪头打垮的,而是被无数细小的浪花慢慢侵蚀的。
就在那一年冬天,陈友亮的公司在禅城设了分部。陈友亮主动申请远调,离开了顺德。他收拾行李时,梁小秋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站在门口,看着他一件件叠好衬衫,突然觉得这个相处多年的男人如此陌生。
梁小秋一个人守在家里,才开始重新品尝生活。一个星期过去,家里就乱了套,垃圾没人倒,水槽里还有没洗的碗。阳台上的衣服已经挂了三天了。可她下班回来,只想躺在床上刷剧,点外卖。以前这些事都是陈友亮默默做的,她甚至没注意过。
梁小秋向陈友亮求和。打电话,发微信,语气从强硬到哀求。可陈友亮真的就铁了心,回复越来越简短,最后干脆不回了。
她开始学着玩陈友亮喜欢的游戏,看无聊的足球比赛,她想和他能有共同的话题。可一切都是徒劳。陈友亮是个明白人。他看得出梁小秋的努力,但他看不到两个人的未来。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是个周末,梁小秋从网上学了手艺,煲了一锅汤,然后坐了一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去找陈友亮。她记得陈友亮最爱喝她煲的汤,以前每次吵架,一碗热汤就能让他消气。
可是陈友亮连汤都没尝,就对她说:"别搞了,我不想继续了。"他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死水,看不到一丝波澜。
时间就在那一刻静默了。他们面对面的坐在简陋的员工宿舍里,吐纳着小小的悲伤。窗外的知了叫得撕心裂肺,衬得屋内的沉默更加刺耳。
梁小秋说:"再告诉你个事,我怀孕了,我想生下来。"她的手不自觉地抚上平坦的小腹,那里孕育着她最后的希望。
07.赵雪
赵雪翻着陈友亮的微信,心里说不上宽慰还是凉。那些聊天记录像一部纪实电影,完整呈现了一段婚姻如何走向终结的过程。
陈友亮说得没错,他的确绝决,没有一丝拖泥带水。搬离顺德的家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头。他的语气冷静得像在谈一桩生意,而不是自己的婚姻。
可是,赵雪看到他绝情一面,不由得感到一丝冷。特别有关孩子的事,让她心里发寒。梁小秋之前竟然怀孕过两次,都因为陈友亮不想要孩子,劝她打掉了。聊天记录里,陈友亮的理由是"现在条件不好"、"还没准备好"。
梁小秋来禅城找陈友亮时,她已经是第三次怀孕了。这一次梁小秋坚决不想打掉。她想用这个孩子留住陈友亮。她在微信里写道:"这是我们的骨肉,求你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可陈友亮回复:"别用孩子绑架我。"
可是没过多久,梁小秋竟自然流产了。她整整哭了一天,才告诉陈友亮。陈友亮说:"看来是天意。我们好聚好散吧。"这句话冷得让赵雪打了个寒颤。
他们定在第二年的8月离婚,因为梁小秋坚持给彼此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在这个空窗期,陈友亮遇到了赵雪。
都是女人,赵雪在文字里,就能体会得到梁小秋的不舍与悲凉。那些深夜发出的长语音,那些反复修改又删除的句子,都透露着一个女人试图挽救婚姻的绝望。一种说不出的内疚,瞬间堵上了赵雪的心口。
再怎么说,陈友亮也是有妇之夫。他们只要一天没离婚,她就摘不下"小三"的名头。这个标签像一块烙铁,烫得她生疼。
爱吗?她是真爱。陈友亮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触碰,都让她心跳加速。可是让她背着"小三"的罪名爱下去,她不能。她的自尊不允许,她的教养不允许。
赵雪说:"友亮,等你离了婚,咱们再开始吧。"她说得很轻,但每个字都重若千钧。这是她给自己设的底线,也是给这段感情最后的机会。
08.陈友亮
不是所有人第一次恋爱,就懂得爱情。也不是所有人第一次结婚,就懂得婚姻。陈友亮常常想,如果晚几年遇到梁小秋,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有时陈友亮觉得,正是因为人生里有过梁小秋,他才懂得赵雪的好。就像必须先尝过苦,才知道甜的珍贵。恋爱的引力往往来自不同,但婚后的生活,却需要相近的性情去磨合。
梁小秋做室内设计,常常和工人打交道,对生活难免随意。不怎么打扮自己,衣服也喜欢实用耐穿。她的衣柜里清一色的黑灰蓝,连一条裙子都找不到。陈友亮给她买了漂亮时尚的衣服,她都不喜欢,说"穿着不自在"。反过来,她还会买一堆被陈友亮称为"中老年之友"的款式送给他——宽松的POLO衫,肥大的休闲裤,让他哭笑不得。
应该是前年春天吧,陈友亮想带着梁小秋去郊游看桃花,缓和他们渐渐僵硬的感情。梁小秋开心地答应了,然后穿了件黑色大衣、黑色裤子,加黑色平底鞋,活像去参加葬礼。陈友亮要怎么说呢,满心的桃花打了对折。路上,一半的时间,梁小秋都在刷剧,另一半的时间俩人在吵架——因为陈友亮抱怨她不该穿成这样出来玩。
那是陈友亮最后一次约她出去。之后他们的生活就像两条平行线,虽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再也没有交集。
衣服的品位也许没有高低,生活的方式也可以不分好坏,但两个人两套活法,就很难长久了。陈友亮渐渐明白,爱情需要激情,婚姻却需要默契。而他和梁小秋之间,早已失去了这种默契。
09.赵雪
和陈友亮分开的日子,赵雪常常想起他。想他修长的手指如何灵巧地修理她的电脑,想他笑起来眼角的细纹,甚至想他生气时紧抿的嘴角。
可是陈友亮在微信上找她聊天,她却不知道要怎么回。她打下的每一字,都变成了一块负罪感,沉甸甸地码在心上。她不断问自己:我真的要做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女人吗?
那段时间,公司调她去23公里外的里水。只有她一个女孩子,租了间小房子。正是初夏,台风擦肩而过的夜晚,雷雨交加。狂风拍打着窗户,发出骇人的声响。
赵雪开了所有的灯,缩在被子有些怕。突然一阵敲门声,把她吓了一跳。她胆怯地问:"谁?"声音颤抖得不像自己的。
没想到应答的,竟是陈友亮。他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被雨声打得支离破碎:"是我,开门。"
台风登陆,他放心不下,连夜跑过来看看她。赵雪打开门,看见他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头发滴着水,眼镜上满是雨珠。她的心一下子软得一塌糊涂。
赵雪说:"你傻啊,打电话就行了。"她急忙拿来毛巾给他擦头发,手指不经意碰到他的脸颊,冰凉得像块玉。
陈友亮说:"你不是说过你怕打雷嘛。"他接过毛巾,随意地擦了擦脸,眼镜后的目光温柔得让人心碎。
赵雪的确说过,只是随口一提的童年阴影,只是没想到,陈友亮还记得。对女人来说,最大的感动,莫过于你随口的一句话,成了他牢记在心中的信条吧。
那一夜,赵雪没守住离婚后再恋爱的约定。爱情在台风登陆的夜晚,变得温暖而盛大。窗外的风雨成了最好的掩护,让他们暂时忘记了道德的重负。
陈友亮走后,赵雪一个人呆呆坐了好久。她真的好爱这个男人细致的温柔。他记得她所有的喜好,懂得她未说出口的需求。可是一想到梁小秋,她的心里又会蒙上一层愧疚。那个素未谋面的女人,此刻在做什么?是否也在某个雨夜辗转难眠?
她不想发散地联想。但她总觉得自己有些可耻,有些见不得光。这种矛盾撕扯着她的心,让她既甜蜜又痛苦。
10.陈友亮
还不到八月,陈友亮就去找梁小秋谈离婚了。因为赵雪怀孕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女人有天生的直觉。分居两年,梁小秋第一次察觉到陈友亮心里藏了人。她盯着陈友亮闪烁的眼神,突然问道:"你有别人了?"声音尖锐得像玻璃碎裂。
陈友亮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们按计划离婚吧。"但这个回避已经足够说明问题。梁小秋也懂,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她的心里一片黯然。她本想刁难他的,想用财产分割拖住他,想用家人施压迫他就范。可最后,看着陈友亮疲惫的眼神,她还是放手了。她说:"陈友亮,我再不好,也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是你欠我的。"这句话像一把刀,插在陈友亮心上。
陈友亮点点头,签了字,为这段拖拉了四年的婚姻,做了收梢。走出民政局时,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他本该感到解脱,却莫名地沉重。
是离婚后的第二个月,陈友亮申请调回了总部,带着赵雪回了顺德。他们办了婚礼,请了亲友。婚礼很简单,但赵雪穿着白纱的样子,让陈友亮想起了初见时那个眯着眼睛的迷糊女孩。
陈友亮觉得,赵雪才给了他一个想象中的家。他洗了衣服,她会去叠好;他去洗碗,她会擦干收好。这个家,终于不再只是他一个人的了,有人愿意与他分担负责,分享快乐。他们甚至会为周末看什么电影争论不休,这种平凡的互动,却是他梦寐以求的婚姻生活。
赵雪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陈友亮变得更加细心。他会帮她修剪指甲,帮她挑孕妇装。在商场里,他一件件检查布料:"要软,不掉色,不起球。"收脚的裤腿也不行,因为孕妇的脚会水肿,穿着不舒服。
营业员都惊叹了,对赵雪说:"你老公对你也太细心了。"赵雪不好意思地笑了,脸颊飞起两朵红云。
回家的路上,赵雪忍不住了问了"犯规"的问题。她说:"你以前,也对梁小秋这么好吗?"问完她就后悔了,这个问题像在自找不快。
陈友亮想了想,摇了摇头。他说:"你能明白吗?关心也是需要对手的。"是啊,付出可以不需要回报,但必须要有回馈。一个家,两个人。他做过的点点滴滴,需要对方一一看到,珍惜,回应。那是梁小秋从未明白的道理。因为她对陈友亮的付出,早已习以为常,视作理所当然。
11.赵雪
临近生产那段时间,赵雪变得有些焦虑。她常常半夜惊醒,摸着自己隆起的肚子发呆。那些看过的聊天记录像幽灵一样萦绕在她心头。
陈友亮常常抱着她,安慰她别怕。赵雪靠在他怀里问:"你是不是不喜欢小孩?为什么梁小秋为你怀了两个,你都不要?"这个问题她憋了很久,今天终于问出口。
陈友亮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和小秋性格不合,很难长久。我怕孩子生下来,跟着受苦。"他的声音很平静,但赵雪听出了一丝愧疚。
赵雪没有接话。其实她有一点后悔看过陈友亮的聊天纪录了。因为有些事在脑子里留了影子,总是挥之不去。她忍不住想:如果有一天我们也性格不合了,他会怎样对我?
不久,赵雪生下一个男孩。粉嫩粉嫩的,像颗樱花小汤圆。陈友亮欣喜若狂,更加殷勤。他请了长假,全天候照顾母子俩。
月子里,他把赵雪和宝宝照顾得无微不至。换尿布,冲奶粉,做得比赵雪还熟练。夜里孩子哭闹,他总是第一个醒来,轻手轻脚地把孩子抱到客厅,让赵雪多睡会儿。
可赵雪心里仍然恐惧。因为她见识过陈友亮的无情。那些对梁小秋说的狠话,那些决绝的态度,都让她不寒而栗。没人能保证爱情的天长地久,如果有一天,他不爱她了,眼前的体贴会不会都变成记忆中的一把刀?
一个月后,公司人事变动,把陈友亮临时派回了禅城。赵雪一个人留在了顺德。孤独,让她变得更加不安。镜子里自己,胖了,肚子上的肉,又松又懈。妊娠纹像蜘蛛网一样爬在肚皮上。陈友亮还会喜欢她吗?
不管赵雪承不承认,这个老公,都是她从别人手里抢来的。这段黑历史终是变成了她心里暗暗溃烂的疮。每当陈友亮对她温柔体贴时,她就会想:他对梁小秋也曾这样好过吗?
周末,陈友亮回来看她,一脸的想念与温柔。他带了她最爱吃的双皮奶,还买了新出的育儿书。可赵雪却悄悄地寻找着蛛丝马迹,来验证自己的糊思乱想——他手机里有没有可疑的联系人?他衣服上有没有陌生的香水味?
陈友亮问:"你怎么了?脸色不太好。"他伸手想摸她的额头,赵雪却下意识地躲开了。
赵雪看着他,不知道要怎么答。她与他的婚姻才刚刚开始就背上这样巨大的包袱,他们的未来又要怎么走下去?
赵雪默默地想,也许这就是她做小三的代价吧。即使转正了,那段不光彩的过去也会如影随形,时刻提醒她这段感情的起源并不纯粹。
如果可以,赵雪真想有个清清白白的恋人,和他有个清清白白的开始。没有欺骗,没有背叛,没有另一个女人的眼泪。但生活没有如果,她只能带着这份愧疚,继续走下去。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