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说起私人侦探,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样的呢?
是《神探夏洛克》的高冷精英范儿?还是《唐人街探案》中的萨瓦迪卡?
☟☟☟
【图片】
私人侦探的确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现实中的私人侦探屡见报端,但是大多与"正面形象"相去甚远,反而跟"唐人街第一神探"有着重合的"槽点"——帮正室夫人抓小三。这个看似戏剧化的情节,却是现实生活中私家侦探最常见的业务类型。
"有些老板欠了几百万跑了,找不到人了,我们就帮忙找人,有些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早恋或者被人欺负,我们就去跟踪观察。不过最多的还要属婚姻调查。"一位被采访的私家侦探这样描述着自己的工作。据行业内部统计,婚姻调查类业务占据了私家侦探业务总量的60%以上。
职业不分贵贱,小安当然不是看不起私家侦探,相反,存在即合理,有需求自然有市场。但值得探讨的是,如何将这样一份职业,在合法的范围内去做好。这不仅关系到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更关系到委托人的切身利益。
对于私人侦探的存在究竟合法吗、调查和拍摄到的证据是否能够被法院采纳等问题,不少人还不是太清楚,咱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法律点。这些知识不仅对有意委托侦探服务的人有帮助,对普通公民维护自身权益也很重要。
提纲挈领地说,私家侦探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有一部分仍然是游走在合法与不合法的边缘。所以先要提醒大家,委托私家侦探帮助调查、搜集证据等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既包括法律风险,也包括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
【解释一下,之所以可能不合法,是因为在这个领域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规范私家侦探行业的法律法规,导致行业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仅这样描述有些苍白,小安借助实际案例来给大家解释哪些行为合法、哪些不合法:
2014年8月,王女士因发现丈夫出轨而想要离婚,但是为了能够争取到孩子抚养权、尽量多分财产等,希望可以搜集一些丈夫出轨的证据。于是她通过朋友推荐找到一家"靠谱"的私家侦探所,希望侦探社能帮其查找丈夫的开房记录。
圣诞节前,双方以5000元的价格成交,王女士付了钱,把丈夫的身份证号发给了侦探社工作人员李某。三四天之后,李某先是通过微信将丈夫的户籍、车辆照片发给了王女士,随后又将多张开房记录照片传了过来。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证据"却把这位"侦探"送进了法院。法院开庭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为非法牟利从事"私家侦探"业务,先后接受多人委托,调查他人婚外情、个人行踪等,采取安装定位器、派人跟踪等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100余条,非法获利共计人民币20余万元,其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决有期徒刑一年,没收非法所得20余万元,并处罚金1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五十三条)
通过这个事儿,我们可以逐个对关键点进行分析:
➤ 1、"侦探社"合法吗?
答案是否定的。
早在1993年,公安部发布《关于禁止开设"私家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各种形式的民事事务调查所、安全事务调查所等私家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这一规定至今仍然有效,是规范私家侦探行业的重要依据。
但是现在社会上不乏一些"XXX咨询公司"是有营业执照的,但是如果您发现了直接以某某侦探社命名的,那么他们很有可能连最基本的营业执照都没有,大家就要警惕了,违法的。这类机构往往打着"信息咨询"的幌子,实际上从事着私家侦探的业务。
这两天有新闻爆出,重庆有位王小姐最近就因为怀疑父亲有外遇,在网上找了家私人调查公司帮忙调查小三的个人信息,岂料不但没查到信息,反倒被雇佣的调查公司先后骗取了9000元钱。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选择调查服务时要格外谨慎。
➤ 2、"侦探"调查到的哪些信息是违法的?
因为上文中提到的禁止性通知,私人侦探在我国被禁止受理民事、经济纠纷,追讨债务以及安全防范技术咨询,涉及个人隐私的调查等。这就代表着"私家侦探"只能行使普通公民的合法知情权,而无法涉足刑事侦查活动。任何超越这个界限的调查行为都可能涉嫌违法。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特定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才具有刑事案件侦查权。】这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原则,私家侦探绝对不能越界。
也就是说,通过委托人的授权,私家侦探可以在公共场合或者未侵犯他人隐私的前提下拍照取证,或者在有权机关调取相关证件和资料,毕竟"法无禁止皆自由"。但必须注意,这种授权并不意味着可以采取任何调查手段。
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出台,其中允许将私人录制的录音和录像作为"呈堂证供"。私人侦探即使没有法律上的侦查权,却可以作为个人,接受委托人的请求搜集证据。这是目前私家侦探行业存在的重要法律依据。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作为一种民事行为,私人侦探的行为不算违法,但是一旦操作不当、手段擦边乃至过于极端,很容易就会出事儿。比如一些从业人员水平法律知识匮乏,取证手段非法,不但得到的证据不能被法院采用,还会把自己赔进去,就如前面提到的案例。因此,选择专业的调查机构至关重要。
一些行业的乱象,其实就与领域内的法律完备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国也有民间调查行业方面的相应法律法规,谁能从业、谁来审批、能够调查什么范围的事物、通过什么手段调查,由谁来监管、违法的惩罚等等,想必届时大家就能够放心地聘请这些侦探了。这需要立法机关、行业组织和从业者共同努力。
不过在这之前,咱们不要轻易动用"私人侦探",免得落入骗子们的圈套。即使一定要找私人侦探帮忙,也要提醒他们注意合理合法取证。建议优先考虑通过正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