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2025年找不到工作的出路?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4-30

面对2025年可能的就业挑战,关键在于提前规划、适应变化并主动调整策略。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分析的应对方案,帮助你在未来保持竞争力:

1. 技能升级:拥抱「硬技能+软技能」复合能力

技术硬技能:聚焦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云计算、网络安全等领域的认证(如AWS/Azure认证、Python编程)。

行业交叉技能:例如「医疗+AI」(医疗数据分析师)、「金融+区块链」(DeFi开发)。

核心软技能:复杂问题解决、创造力、情商管理——这些是AI难以替代的能力。

行动建议:通过Coursera纳米学位、行业微认证项目快速补足技能缺口。

2. 瞄准高增长赛道:提前布局未来行业

碳中和经济:碳资产管理师、可再生能源工程师、ESG咨询。

银发经济:老年健康管理、康复医疗、适老化产品设计。

元宇宙与Web3:虚拟场景设计师、数字资产合规顾问、DAO运营。

建议策略:关注政策文件(如“十四五”规划产业目录),加入相关社群获取行业动向。

3. 职业形态重构:从「岗位」到「任务」的转变

零工经济:在Upwork等平台接包跨国项目,积累全球经验。

数字游民:通过Nomad List寻找低生活成本地区,远程服务高收入国家客户。

个人IP化:在B站/小红书打造专业人设,通过知识付费变现(如行业报告解读)。

4. 政策红利捕捉:抓住国家战略机遇

乡村振兴:农产品电商运营、乡村旅游策划、农业物联网技术员。

专精特新:加入中小型技术企业,参与产业链关键环节(如半导体材料、工业软件)。

建议:定期查看人社部《新职业发布名录》,参与政府补贴培训项目。

5. 备选路径设计:多元化收入结构

副业组合:主职+技能型副业(如编程接单/跨境电商)+投资(REITs/指数基金)。

轻资产创业:社区团购供应链整合、跨境DTC品牌独立站。

案例参考:日本“第二人生”趋势——40岁后转型小众领域专家(如宠物殡葬师)。

6. 心理建设:应对不确定性的韧性培养

接受职业波动性:未来可能经历多次职业转换,建立「技能组合」而非单一职业认同。

构建安全网络:储备6-12个月应急资金,维护高质量人脉圈(校友会/行业峰会)。

动态调整机制:每季度复盘就业市场数据(如BOSS直聘行业报告),及时修正方向。

行动路线图(2023-2025)

2023Q4:完成1项紧缺技能认证(如Python自动化/PMP),启动个人品牌建设。

2024Q2:通过副业验证新领域可行性(如尝试跨境电商选品)。

2025Q1:根据行业趋势评估是否需要全职转型,或深化现有赛道护城河。

未来的就业市场将更看重快速学习能力和适应性。与其担忧失业,不如将变革视为重塑职业路径的机会。记住:蒸汽机淘汰了马车夫,却创造了铁路工程师——关键在于你是否能提前站上新的技术浪潮。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ganwuzheli/19709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