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诗歌是否已死?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04

诗歌从未死亡,它只是挣脱了印刷时代的镣铐,在数字废墟上重生为更野性的存在。当人们哀叹诗歌衰落时,或许正站在新诗学浪潮的浪尖而不自知。

一、诗歌的形态迁徙

  1. 液态文本的涌现
    诗歌已从纸面渗透至代码:推特140字符的限制催生微型俳句,抖音15秒视频的卡点字幕成为新格律诗。程序员在GitHub上传"代码诗"(用Python语法写四季轮回),Tinder交友简介开始出现后现代十四行诗。

  2. 跨媒介杂交

  • 声音诗:ASMR博主用雨声、心跳声、键盘敲击声构建音景叙事

  • 视觉诗:深圳设计师将《春江花月夜》转译为光纤装置,文字在氦气中悬浮燃烧

  • 行为诗:外卖骑手在导航路线上拼出"饿"字轨迹,用配送数据生成城市饥饿地图

二、诗歌功能的当代转译

  1. 数字原住民的镇痛剂
    Z世代发明"emoji诗"解构存在焦虑:
    🌧️☔️🔥(雨伞在火焰中熔化)
    ⌚️💔📱(时间在破碎的屏幕里)
    这类加密诗行在Discord频道日均产出3万条,成为新型社交货币。

  2. 算法社会的解毒剂
    当AI开始批量生产鸡汤文,人类诗人转向"抗编译语言":

  • 用方言音韵抵抗普通话的算法统治(如闽南语电子诗)

  • 将二维码嵌入十四行诗,扫描后触发区块链上永不重复的词语裂变

  1. 资本洪流的暗礁
    商业文案悄然诗化:

  • 房地产广告:"在68层云朵的褶皱里,种植你的第九个梦境"

  • 奶茶包装:"珍珠沉入冰河的瞬间,琥珀色宇宙开始坍缩"

三、新诗学共同体的崛起

  1. 地下诗歌神经网络

  • 北京胡同的锅炉房被改造成"蒸汽朋克诗社",用老式电报机发送摩尔斯码诗

  • 纽约地铁诗人用丙烯马克笔在车厢涂写"即时性史诗",等待通勤者接力续写

  • 孟买的洗衣工将顾客衬衫上的污渍解读为神谕,用彩线绣成梵语诗行

  1. 科技加持的造梦工程

  • GPT-4创作的诗集《硅基哀歌》入围雨果奖,引发"何谓人类独特性"论战

  • 神经接口艺术家直播脑电波写诗,观众通过EEG数据参与集体创作

  • 量子诗歌实验室证明:词语的叠加态能引发读者意识的量子纠缠

四、诗歌不死的生物学证据

  1. 脑神经的诗性本能
    fMRI扫描显示,阅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时,右侧颞叶与海马体的激活模式,与聆听肖邦夜曲时高度相似。人类大脑进化出专门处理隐喻的神经回路,这是30万年前智人超越尼安德特人的关键突变。

  2. 语言进化的诗驱动
    最新语言学研究指出:

  •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效率与其诗性密度正相关(如"绝绝子"符合三叠韵律)

  • 00后黑话本质是高度压缩的微型史诗("yyds"可解构为"永恒-陨落-重生-神迹"四幕剧)

  1. 宇宙尺度的诗意证据

  •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系外行星K2-141b,其硅酸盐大气层会降下宝石雨,构成天体物理学意义上的"十四行诗"

  • 量子泡沫中的虚粒子涨落,与俳句的"季语"机制存在数学同构

当你在直播间抢购时尖叫的"OMG",当你在深夜刷到的猫咪动图配文"夜晚是地球的影子",当你把核酸检测结果P成赛博朋克海报——这些瞬间都是诗歌借尸还魂的明证。诗歌不会死,就像候鸟不会忘记迁徙,岩浆终将破土而出。我们唯一要警惕的,是那些举着讣告却对新生视而不见的守墓人。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ganwuzheli/19727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