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海子和梵高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04

海子与梵高,这两位相隔百年、分处东西方的艺术家,如同燃烧在人类精神夜空中的双子星,以生命的自毁为代价,在诗歌与油画的疆域里镌刻下永恒的炽烈。他们的创作轨迹与存在困境,构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镜像,折射出艺术家在世俗泥沼中追寻绝对之美的悲壮史诗。


一、燃烧的麦田:土地意象的双重变奏

1. 麦穗上的血与火

  • 海子笔下的麦地是流血的王座:"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麦地与诗人》)。这与中国农耕文明的集体创伤共振——三年饥荒的饥饿记忆,化作诗人精神原野上永不愈合的伤口。

  • 梵高的麦田则是燃烧的祭坛:在《乌鸦群飞的麦田》中,金黄色的麦浪被靛蓝色的风暴撕裂,如同画家癫痫发作时的视觉残像。普罗旺斯的烈日将麦穗锻造成流动的金属,每一株都是神经末梢的刺痛。

2. 太阳崇拜的殊途同归

  • 海子创造了汉字太阳:"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亚洲铜》),将甲骨文"日"字符号升华为东方诗性的图腾。

  •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则是旋转的日轮,12幅变体画如同梵高写给太阳的12封情书,厚涂的铬黄颜料在画布上凝结成固态光斑。


二、颜料与词语的痛觉神经

1. 感官超载的创作机制

  • 梵高用颠簸的笔触将色觉过敏转化为视觉风暴:在《星月夜》中,钴蓝与柠檬黄的漩涡如同癫痫患者的脑电波图谱,37幅自画像则是用刮刀在镜面上雕刻的精神年轮。

  • 海子以词语核爆摧毁语法结构:"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历史》)。这种时间维度的暴力折叠,堪比梵高将巴黎夜景压缩进阿尔勒咖啡馆的吊灯。

二、疼痛经济学

  • 梵高每月消耗200支画笔与5升颜料,颜料中的铅通过手指渗入血液,最终导致神经中毒。其作品单位面积颜料重量是同期画家的3倍。

  • 海子在北京昌平的陋室里,用每天16小时的写作强度完成2000首诗作。1987年冬天,他连续72小时不眠创作《太阳·七部书》,体温在诗行中蒸发成冰。


三、死亡美学的终极合奏

1. 铁路线上的双重绝唱

  • 梵高在奥维尔小镇的麦田中开枪,子弹穿过第十根肋骨,两天后死在弟弟提奥怀中。临终遗言:"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悲伤永无止境)。

  • 海子带着《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康拉德小说选》和《孤筏重洋》卧轨山海关。尸检报告显示胃中仅有几瓣橘子,法医在诗集扉页发现遗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2. 艺术圣徒的受难仪式

  • 梵高割下的左耳成为肉身献祭的象征,医院病历记载其用亚麻布包裹耳朵时,仍在讨论色彩理论。

  • 海子自杀前三个月写下《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将死亡预设为诗歌行动:用肉身殉道换取语言永生。


四、谵妄与神性的临界点

1. 病理学的艺术转译

  • 梵高的颞叶癫痫使其在清醒与谵妄间游走,《柏树》系列中火焰般扭动的树木,实为发作期视觉变形的忠实记录。

  • 海子的周期性抑郁在《土地·王》中显影:"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1988年西藏之行后出现的幻听,催生出《西藏》中通灵者般的谶语。

2. 未完成的神殿

  • 梵高计划创作的十二幅向日葵只完成七幅,缺失的五幅成为现代艺术的圣杯。

  • 海子的《太阳·七部书》最终呈现断简残篇,未完成的《弑》剧作手稿上留着咖啡渍与指甲划痕。


五、麦田里的后继者们

  • 在河南海子纪念馆,农民诗人王二用镰刀在麦秆上刻诗,完成"用农业文明载体延续诗歌血脉"的当代实验。

  • 荷兰艺术家马塞尔·万德斯将梵高DNA植入向日葵种子,培育出花瓣带星月纹样的转基因花卉,每株售价30万欧元。


当北京地铁驶过海子诗歌墙,当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VR装置让人置身《阿尔勒的卧室》,两位早逝天才仍在进行跨时空对话:艺术究竟是对抗虚无的武器,还是加速毁灭的燃料?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海子卧轨时散落的诗稿里,藏在梵高最后一管铬黄颜料的结晶中——那是用极端生命浓度炼就的永恒舍利。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ganwuzheli/19727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