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专门治疗网瘾的机构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19

在中国,关于“网瘾治疗机构”的争议长期存在,尤其是部分机构曾因采用极端手段(如电击疗法、体罚、军事化管理等)引发社会广泛质疑。以下是关于中国网瘾治疗机构的现状、政策规范及争议的客观概述:

一、网瘾治疗的官方定义与政策

官方态度

中国未将“网瘾”正式列为精神疾病,但将其视为需要干预的“行为问题”。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明确“网络成瘾”需通过科学干预而非简单惩罚。

2019年《关于规范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综合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禁止以体罚、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治疗网瘾,强调心理咨询和家庭支持。

合法机构类型

公立医院精神科:部分三甲医院开设行为成瘾门诊,采用心理治疗、药物辅助等医学手段。

专业戒瘾中心:需取得卫生健康部门许可,如北京回龙观医院等公立机构的成瘾医学中心。

民营机构:部分合规机构以“特训学校”“教育基地”名义运营,但资质参差不齐。

二、争议与历史事件

杨永信与“电击疗法”

2006-2016年,山东临沂“网戒中心”杨永信使用电击(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和体罚手段“治疗”青少年网瘾,引发舆论强烈谴责。2016年国家卫计委叫停电击治疗网瘾,但部分机构仍暗地沿用类似手段。

非法机构的灰色地带

2020年,河南郑州某戒网瘾学校被曝光对学生实施殴打、强迫劳动。

2021年,安徽合肥某机构因非法拘禁未成年人被警方查处。

一些民营机构以“军事化管理”“封闭训练”为名,实际存在虐待、暴力体罚问题。例如:

家庭与社会压力

2014年,广州少女因被送入网瘾学校后跳楼自杀。

2017年,黑龙江16岁少年在戒网瘾学校被虐待致死。

部分家长因对网瘾缺乏科学认知,将孩子送入非正规机构,导致悲剧。例如:

三、现行规范与改进方向

法律监管加强

湖南省要求戒网瘾机构必须配备心理医生,禁止体罚。

上海市将网瘾干预纳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2019年后,多地政府取缔无资质机构,并要求合法机构公开治疗方式。例如:

科学干预的普及

正规医疗机构推广“认知行为疗法(CBT)”“家庭治疗”等循证方法,强调家长参与。

部分地区试点“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从预防角度减少成瘾行为。

国际对比与争议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8年将“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但强调诊断需严格标准,避免过度医疗化。

四、如何识别合规机构

资质核查

合法机构需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教育部门审批资质,可通过当地卫健委官网查询。

方法避雷

警惕承诺“快速根治”“军事化管理”的机构,避免选择涉及体罚、限制通讯、电刺激等手段的场所。

替代选择

优先考虑公立医院心理科或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或通过公益组织(如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获取支持。

五、资源与建议

官方渠道

国家卫健委《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防治指南》(2019年)。

教育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

社会支持

公益组织:如“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提供维权咨询。

线上社群:豆瓣“反网瘾学校”小组等互助平台(需注意隐私保护)。

注意事项

网瘾治疗涉及未成年人权益,家长需警惕机构夸大宣传,避免因焦虑而选择极端手段。

若发现机构存在虐待、非法拘禁等行为,可立即向公安机关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地区政策,建议通过权威媒体报道(如新华社、央视调查节目)或司法判决文书获取信息。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xljbzwzl/wy_yxcy/19755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