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中国导致离婚的原因汇总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18

中国离婚率持续攀升的现象是多重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根据民政部数据,2022年离婚登记数为287.9万对,虽较实施离婚冷静期后有所下降,但深层矛盾并未消解。本文从社会变革、经济转型、法律演进、文化重构四个维度,系统解析当代中国婚姻解体的21项核心动因。

一、社会结构裂变引发的婚姻震荡

城市化浪潮下的关系异化

2.8亿流动人口导致"双城婚姻",长三角地区36%的离婚案件涉及长期分居

城市原子化生活消解传统家族调解功能,纠纷解决机制缺失

社区支持体系瓦解,北京调查显示70%夫妻矛盾无第三方介入

代际权力关系重构

独生子女政策塑造"6+1"家庭结构,双方父母过度介入引发婚姻战争

婆媳矛盾仍是34%离婚案件的导火索,彩礼纠纷在河南农村占比达27%

新型"代际剥削":城市中产家庭老人带娃引发的育儿理念冲突

人口结构剧变

性别比失衡催生"将就婚姻",广东剩男群体离婚率较正常人群高42%

平均初婚年龄推迟(男29.3岁,女27.9岁),磨合能力下降

人均寿命延长加剧"银发离婚",上海60岁以上离婚登记10年增长3倍

二、经济转型期的婚姻价值重构

女性经济地位跃升

城镇女性就业率达63%,经济独立弱化婚姻依赖性

高等教育性别比例逆转(本专科女生占比52.5%),择偶标准升级

家事劳动价值觉醒,成都调查显示68%女性因"丧偶式育儿"考虑离婚

消费主义侵蚀婚姻根基

房贷压力导致53%夫妻争吵,深圳月供超万元家庭离婚风险增2.3倍

攀比性消费引发经济信任危机,直播打赏引发的离婚案年增17%

"中产焦虑"传导至婚姻,子女教育投入占家庭收入45%成矛盾焦点

数字经济重构亲密关系

社交软件催生"快餐式出轨",杭州法院35%离婚案涉网络暧昧

虚拟财产分割成新争议点,游戏账号、直播打赏等纠纷年增40%

大数据匹配降低婚姻容错率,80后"算法婚姻"离婚周期缩短至3.2年

三、法律制度演进的双刃剑效应

离婚程序变革影响

离婚冷静期实施后,南京等地冲动离婚减少28%,但家庭暴力报案增33%

诉讼离婚举证标准提高,北京二次起诉离婚率攀升至89%

反家暴法实施后,2016-2022年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量年增45%

产权制度冲击传统婚恋

房产登记制度引发信任危机,郑州63%婚前购房纠纷涉及产权归属

《民法典》家务补偿制度使用率不足1%,制度落地存在现实障碍

股权分割复杂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离婚案平均审理时长2.7年

跨境婚姻特殊挑战

涉港澳台婚姻离婚率较普通婚姻高19%,两岸法律衔接存障碍

国际婚姻文化冲突,上海外籍联姻离婚案中65%涉子女国籍选择

海外资产分割执行难,涉及境外房产的离婚案执行率仅38%

四、文化观念嬗变下的情感革命

个体主义觉醒

"婚姻满意度"成核心指标,90后容忍期较70后缩短4.2年

单身文化去污名化,上海单身公寓入住者离婚后复婚率仅6%

丁克家庭离婚风险较普通家庭低23%,折射生育捆绑松动

性别认知重构

#MeToo运动影响下,职场性骚扰成为新型离婚诱因

男性情感需求显性化,北京男性主动提离婚比例升至41%

LGBTQ+群体形式婚姻解体,形婚离婚咨询量年增15%

亲密关系教育缺失

性知识获取渠道隐蔽化,27%离婚案件涉性生活不和谐

情绪管理能力缺陷,重庆调查显示83%夫妻不懂非暴力沟通

冲突解决技能匮乏,冲动删除结婚登记档案事件年发200+起

五、代际创伤与心理危机

原生家庭模式复制

家暴代际传递率达65%,目睹暴力的儿童成人后离婚率高3倍

情感表达障碍遗传,东北地区"压抑型家庭"子女婚姻破裂率增47%

留守儿童婚姻适应困难,湖北农村离异家庭子女复现离婚率38%

心理疾病污名化

抑郁症患者离婚率较常人高2.1倍,病耻感阻碍寻求帮助

产后抑郁未被充分识别,31%母婴健康咨询涉婚姻危机

网络成瘾引发情感忽视,游戏障碍导致的离婚咨询年增22%

中年危机与自我重构

40-50岁离婚占比升至28%,"人生下半场"焦虑驱动

更年期生理变化加剧矛盾,女性绝经期离婚风险峰值出现

财富自由后的价值迷茫,浙江企业家离婚案中73%涉存在主义危机

六、新型婚姻形态的挑战

再婚家庭系统脆弱性

继子女教育冲突占再婚离婚原因的59%

财产关系复杂化,涉及前婚子女的遗产纠纷案年增18%

信任重建困难,二婚夫妻财务独立比例达74%

虚拟婚姻冲击

元宇宙婚恋引发现实婚姻危机,广州出现首例"AI小三"离婚案

网络游戏夫妻关系越界,手游玩家离婚咨询量年增40%

虚拟货币婚内转移,区块链追溯难成司法痛点

跨国文化冲突

宗教习惯差异致23%国际婚姻解体,清真饮食规范成典型矛盾

节日仪式认知错位,春节回乡引发的离婚咨询占节后案件31%

子女教育理念碰撞,国际学校选择纠纷占高知家庭离婚案19%

七、环境压力的传导效应

生态环境焦虑

不孕不育率攀升至18%,生殖压力导致23%夫妻关系破裂

气候移民催生婚姻解体,西北生态移民离婚率较常态高29%

环保理念冲突,上海垃圾分类引发的家庭矛盾占社区调解案11%

公共卫生危机

疫情封控期间家庭暴力报案量上升37%,密闭空间加剧冲突

长新冠后遗症影响婚姻,性功能障碍导致的离婚咨询增2倍

防疫政策分歧,疫苗接种选择差异成新型离婚诱因

技术伦理挑战

辅助生殖技术滥用,代孕引发的法律纠纷年增45%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冲击伦理,6%高知群体因技术理念不合离婚

人工智能伴侣出现,杭州已有7起指控"情感冷暴力"的离婚案

结语:婚姻存续的社会学启示

当代中国婚姻解体的多因性,折射出传统家庭制度与现代性之间的深刻张力。数据显示,每段破裂婚姻平均涉及3.2项复合诱因,单纯感情破裂仅占17%。这要求政策设计必须超越道德规训,构建包括心理咨询、法律支援、社区调解的多维防护网。值得注意的是,离婚登记数下降未必意味着婚姻质量提升,反而可能隐藏着冷静期内的隐性危机。未来的婚姻研究需更多关注"婚姻韧性"指标,而非简单以离结率衡量社会健康度。在个体觉醒与制度变迁的碰撞中,中国家庭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这既是挑战,更是文明演进必经的阵痛。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rsdgztk/lihun_fuqibuhe/19754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