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人活着为啥这么累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08

当你在凌晨三点刷到这条回答时,或许正瘫在床头,手机屏幕的光映着黑眼圈,喉咙里卡着没喝完的罐装咖啡的苦涩。我懂这种浸透骨髓的疲惫感——不是跑完马拉松的痛快劳累,而是像被塞进永不停歇的跑步机,耳边响着各种"应该":应该买房、应该结婚、应该年薪百万。但让我们暂时关掉那些刺耳的声音,像拆开快递包裹那样,一层层解开"活着为什么这么累"的谜题。

一、现代社会的隐形沙袋

信息洪水的窒息感
早餐时刷到同龄人融资千万的新闻,午休看到前同事的南极旅行vlog,睡前弹出00后创业者的专访。有个深圳女孩做过实验:卸载所有社交软件三天后,她的焦虑值从78分降到了41分。我们像被迫参加永无止境的展览会,每个展位都在贩卖"更好的人生"。

选择的暴政
便利店货架上有32种酸奶,视频网站存着7000部电影,婚恋App能划出2000个潜在对象。这种过载的自由反而让人瘫痪。上海有位白领在挑外卖时突发恐慌症,医生说这是"决策疲劳"的典型病例。

时间的碎片化压榨
通勤时听知识付费,健身时回工作消息,上厕所刷理财产品。有位北京程序员把时间切成5分钟颗粒度管理,最后在团建时对着KTV屏幕计算投入产出比。这种时间焦虑让人活得像被拧紧发条的玩具,连梦境都在处理待办事项。

二、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感官系统的过载
眼睛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三年所见,耳朵被迫吸收地铁广播和短视频神曲的混响。杭州有家"感官修复馆"提供黑暗静默疗法,90%的顾客在漆黑无声的房间待够两小时后,都说找回了久违的平静。

快乐激素的罢工
持续压力会耗尽血清素和多巴胺,就像被刷爆的信用卡。成都某IT公司卫生间里贴着"微笑打卡表",结果收集到的笑容60%是假笑。真实的快乐成了需要刻意练习的奢侈品。

生物钟的叛乱
凌晨两点的褪黑素药丸,早晨七点的提神鼻吸,中午十二点的抗焦虑咀嚼片。我们的身体像时区混乱的机场,各个器官在不同的生命节奏里各自为政。

三、突围生存困境的野路子

建立"反效率保护区"
每天留出45分钟做绝对无意义的事:看云朵变形成小狗,数楼下经过的红色汽车,给办公桌绿萝讲冷笑话。广州有位产品经理靠这个办法,把胃药用量减了一半。

发明"生活降噪器"
在手机壳夹层放片梧桐叶,焦虑时就摸叶脉的纹路;把旧毛衣袖口缝成减压豆袋,开会时偷偷捏里面的决明子。这些触觉开关能帮你从现实暂时离线。

开启"低配版生存模式"
周三穿周一穿过的衣服,用超市塑料袋当垃圾袋,吃便利店临期食品。降低自我要求后,有位沪漂女生发现每月能省出380元"精神补偿金"。

四、重新定义活着的意义

发现"无用之美"
记录超市里蔬菜的绰号:西红柿叫"红灯笼",西兰花是"绿珊瑚",山药变身"土人参"。这种孩童般的命名游戏,让南京某会计找回了丢失十年的好奇心。

制造"瞬时永恒"
在快递站观察人们取件时的表情,用备忘录记下:"穿睡衣的姑娘蹦跳着取走粉色盒子""大叔捧着生鲜包裹像抱新生儿"。这些碎片瞬间连起来,就是活着的立体说明书。

践行"微量反抗"
把会议PPT标题改成冷笑话,在周报里藏句歌词,给咖啡杯画独眼怪兽。北京某策划用这种方式,在标准化流水线上刻下了自己的生命印记。

五、向万物偷师生存智慧

学习行道树的活法
站在写字楼窗前看香樟树:被修剪枝叶就默默长新芽,树皮刻满名字也不耽误开花。有位每天加班的设计师说,现在经过树下都会拍拍树干说"辛苦了"。

效仿流浪猫的哲学
小区里的三花猫从不焦虑未来,吃到猫粮就呼噜,被雨淋就甩甩毛。深圳女孩开始模仿它晒太阳的姿势,意外治好了肩周炎。

复制便利店的存在主义
24小时亮灯的便利店,卖不完的饭团凌晨报废,清晨又摆上新便当。学着像它那样允许自己"清空库存",有位创业者终于敢关掉亏损三年的奶茶店。

六、给自己编写生存代码

设置痛苦阈值警报
当出现"呼吸费劲""看什么都灰蒙蒙""抗拒洗澡"时,就像手机发烫要降温那样立即暂停。有人把这三个症状设成手机提醒,及时自救避免了抑郁加重。

开发情绪分解程序
把"我好累"拆解成:"肩膀酸痛需要按摩""需要喝热汤""三天没和人说话"。具体化的需求清单,比模糊的疲惫感更容易解决。

安装希望自动更新系统
在日历标记小期待:周三咖啡店会员日半价,周五垃圾车播放《致爱丽丝》,周日广场舞大妈换新队服。这些微小的确定性,能对抗人生巨大的无常。


巷子口修表摊的老师傅有句话:"再名贵的表也得定期上发条,但别忘了,发条拧太紧会断。"我们这些活在精密齿轮里的现代人,或许该学学机械表的智慧:允许自己偶尔停摆,接受走时误差,定期清理积灰的油泥。当你在便利店吃着加热的便当时,不妨留意收银台旁的小黑板——上面永远写着明天的特价商品。你看,生活早就偷偷为我们预留了下一个期待。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rsdgztk/huodeleiyiyu/19743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