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高原反应(急性高山病,AMS)是进入高海拔地区后因缺氧引发的身体不适,严重时可发展为肺水肿(HAPE)或脑水肿(HACE),危及生命。以下是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救措施:
一、轻度高原反应(常见症状)
症状:头痛、恶心、乏力、头晕、失眠、食欲减退。
急救措施:
头痛:布洛芬(Ibuprofen)或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恶心:茶苯海明(晕车药)。
乙酰唑胺(Diamox):预防和治疗轻度高反(需提前咨询医生,常用剂量125mg/次,每日2次)。
立即停止上升:原地休息或下撤至海拔较低处(下降300-500米即可缓解)。
补充水分和能量: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电解质饮料,避免饮酒和咖啡。
吸氧:使用便携氧气瓶(流量2-4升/分钟),每次吸10-15分钟。
药物缓解:
避免剧烈活动:保持静卧,减少耗氧量。
二、重度高原反应(需紧急处理)
1. 高原肺水肿(HAPE)
症状:呼吸极度困难(静息时仍气短)、咳嗽带粉红色泡沫痰、口唇发紫、心跳过快。
急救措施:
硝苯地平(Nifedipine):缓释片20mg口服(扩张肺动脉)。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8mg口服,后每6小时4mg(减轻炎症)。
立即下撤:下降至海拔2000米以下(每降低500米症状显著缓解)。
高流量吸氧:6-10升/分钟,持续至症状减轻。
药物治疗:
保持坐姿:减少肺部积液,避免平躺。
紧急送医:条件允许时使用便携式高压氧舱(Gamow Bag)。
2. 高原脑水肿(HACE)
症状:剧烈头痛、呕吐、步态不稳(像醉酒)、意识模糊、昏迷。
急救措施:
强制下撤:即使夜间也要立即下降,延误可能致命。
大剂量吸氧:10-15升/分钟,持续供氧。
地塞米松:首次8mg口服或注射,之后每6小时4mg。
降低颅内压:头部垫高30°,避免摇晃患者。
绝对禁食:防止呕吐窒息。
三、急救设备与药品清单
必备装备:
便携氧气瓶(建议人均1-2罐,海拔3000米以上必备)。
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0%,低于80%需警惕)。
卫星电话或紧急定位装置(无人区必备)。
急救药品:
乙酰唑胺(Diamox)、地塞米松、硝苯地平。
止痛药、止吐药、葡萄糖口服液。
四、预防措施
阶梯式上升:每日海拔上升不超过500米,每上升1000米停留1-2天适应。
饮食与作息: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占70%以上),避免油腻。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药物预防:
乙酰唑胺:出发前24小时开始服用,125mg/次,每日2次(需医生指导)。
红景天、丹参等中草药(效果因人而异,不能替代急救措施)。
五、禁忌与误区
错误做法:
硬扛症状继续上升。
依赖酒精或安眠药助眠(加重缺氧)。
盲目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高危人群:
心肺疾病患者、孕妇、近期患过重感冒者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
总结:高原反应的急救核心是 “三早原则”——早发现、早干预、早下撤。若出现重度症状,务必争分夺秒降低海拔,切勿拖延!出发前学习基础急救知识并携带必要装备,是安全高原旅行的关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