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私家侦探调查婚姻出轨、婚外情、外遇,小三调查。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小三找上门算违法吗?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27

“小三”)主动上门寻找原配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需结合具体行为方式、情节轻重及法律后果综合判断。以下从法律定性、责任划分、维权路径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行为性质的法律界定

(一)合法与非法的边界

单纯上门沟通

若第三者仅上门协商或理论,未采取暴力、威胁、侮辱等手段,且未强行进入私人领域,通常视为民事纠纷,不直接构成违法。

但需注意:即使未违法,原配有权拒绝接触并要求其离开,若第三者拒绝退出可能转化为违法行为。

非法侵入住宅

未经允许进入他人住宅(包括撬锁、翻墙、尾随进入等);

经要求退出后仍滞留(如赖在家中超过15分钟);

若原配报警后,警察到场责令退出仍不执行,则构成加重情节。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245条,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构成要件:

典型案例:2022年上海某案中,第三者尾随原配进入其家中,被判处拘役4个月。

骚扰与威胁

连续3日以上上门纠缠;

在住宅门口张贴侮辱性字条;

深夜持续按门铃干扰生活安宁。

若伴随言语威胁(如“让你家破人亡”)、破坏财物、跟踪蹲守等行为,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威胁人身安全)或第26条(寻衅滋事)。

认定标准:

二、不同场景的法律责任

(一)公共场所上门

工作单位闹事

在办公区大声喧哗、拉横幅、散发传单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企业责任:用人单位有权报警并要求赔偿因停工导致的损失(如2023年深圳某公司索赔案获法院支持)。

公共道路拦截

当街拦车、拉扯衣物等行为可能构成“寻衅滋事”,若导致交通堵塞或引发围观,公安机关可现场采取强制带离措施。

(二)私人领域侵入

住宅侵入

即使通过欺骗手段(如冒充快递员)进入室内,仍构成非法侵入。

紧急避险例外:若为救助屋内突发疾病人员,可主张免责。

小区公共区域

在楼道、停车场等半公共区域长期蹲守,可能被认定为“软暴力”骚扰。2021年《反家庭暴力法》司法解释明确,此类行为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三、维权路径与证据固定

(一)即时应对措施

现场处置

步骤一:保持冷静,避免肢体冲突,立即开启录音录像设备;

步骤二:明确告知对方“请立即离开,否则报警”;

步骤三:若对方拒不离开,拨打110并强调“有人非法侵入住宅”。

证据收集

物业保安证言;

通话记录(显示事前威胁信息)。

门禁监控录像(保存原始载体);

手机全程录音(保留手机本体作为证据载体);

现场损坏物品照片(需带时间水印)。

必备证据:

辅助证据:

(二)法律程序启动

行政处罚

向属地派出所提交《治安处罚申请书》,要求对第三者处以拘留或罚款。

时效提示:需在行为发生起6个月内提出,超期可能不予受理。

刑事自诉

若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可委托律师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证据门槛:需提供清晰的门禁录像、报警记录、证人名单。

民事赔偿

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通常判赔5000-30000元),需提交心理门诊记录、误工证明等。

特殊情形:若第三者行为导致房产贬值(如泼漆破坏外墙),可主张财产损失赔偿。

四、风险防范与法律建议

(一)事前预防

物理防护

安装智能猫眼(带云存储功能);

更换C级锁芯并设置独居模式报警。

法律备案

在物业处登记特殊人员信息,要求保安加强巡查;

向社区民警报备潜在纠纷风险。

(二)事中应对

规范沟通

使用标准话术:“你的行为已涉嫌违法,我已录音取证,请立即停止”;

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防止被反诉名誉侵权。

第三方介入

联系共同亲友到场见证;

委托律师陪同处理,发送《律师告知函》施加压力。

(三)事后救济

心理修复

通过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焦虑症诊断证明,作为索赔依据;

加入反骚扰互助组织获取情感支持。

长期监控

申请法院禁止令,禁止第三者进入住所500米范围;

定期查询对方征信记录,防范财产转移。

结语

第三者上门行为是否违法,核心在于其行为方式是否突破法律底线。建议采取“三步防御法”:首次警告留存证据,二次报警固定违法事实,三次诉讼彻底解决问题。特别注意,2023年《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后,明确将“纠缠骚扰”纳入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范围,原配可向法院申请责令第三者停止接触。最终提醒: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及时、专业、系统的应对才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qingganzhiyu/xszt/19769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