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人生启示录》在线阅读(这是作者龚咏雨办的网站)。【人生痛苦治愈网】:治愈人生各种痛苦。另有公益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分离小三劝退。
《重大人生启示录》——真正改变你一生的书!(摘录)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

2.“欲望的规律”: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你满心期待着未来的某个快乐,却未必理智认知到了它是短暂的而不会持久。人的本质是痛苦,快乐充满幻灭感,只是昙花一现。——这个描述有两种含义:一、人的欲望生发的规律显得生命充满无意义感;二、人的欲望实现后的感受的规律。感受只发生在“陌生”阶段,一旦“熟悉”了对象,大脑就不再接受刺激,感受就消失了。

3.我们总是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4.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须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我们现在这样,“活着”等于“自然生命时间”,在其间被无常,被疾病,被死神奴役,有的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还要在沉重的道德压力下始终保持“活着”,这并不是人们的善,反而是恶。人们可真正去同情他们的大不幸?为了尊重生命,我们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死亡以及死亡的方式。这死亡的权利让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让一切生活平等,让生和死平等。人获得最彻底的自由,人不会再被迫为物质生活、为世俗尊严而疲于奔命。每个人以他乐意的方式存在。(国家的公权力应该为“死亡权利”提供支持。)

5.人们总爱追问人生的意义,其实人生本无所谓意义,因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存在”,然后才有对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描述,“意义”也属于描述的内容。

6.宇宙一切存在,本身是如何得以存在的?——这个问题足以摧垮你的无信仰主义。你不能不对自身以及对这个世界感到震惊。

7.现代文明里的人在成年后余生都在用大量的时间干一件事:治愈自己。包括但不限于画画、钓鱼、看足球、打游戏。它们已然不是一种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疗愈自己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不能真正实现治愈,只是止痛药。很多人将目光转向宗教,由于他不能真信,因此宗教仅仅是安慰剂,连止痛药都不如。我(龚咏雨)写《重大人生启示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真正的治愈。

《重大人生启示录》如何阅读更多文字?请点击:https://www.anxltklyy.com/rensheng/zhongdarenshengqishilu/149230.html

你说为什么要活着

作者:人生智慧网 2025-05-08

活着,是为了成为自己的造物主

盛夏的傍晚,我蹲在城中村出租屋的阳台上,看着楼下水果摊老板娘把熟透的芒果摆成金灿灿的小山。她五岁的女儿蹲在摊位旁,用红色粉笔在水泥地上画歪歪扭扭的太阳。三十米外的地铁口涌出疲惫的上班族,有人西装革履打着电话,有人提着菜篮快步疾走。这个瞬间突然击中了我:我们为何要日复一日呼吸着、奔走着、痛苦着、欢笑着?

或许你此刻正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感觉生活像一潭死水;或许你刚结束加班走在霓虹灯下,质疑这般劳碌的意义;又或许你刚经历重大打击,觉得活着本身就是场荒谬的折磨。但请暂时放下所有哲学书籍和心灵鸡汤,让我们像考古学家那样,从生命最原始的痕迹开始发掘。

一、生命自带的出厂程序

在云南元谋人遗址的土层里,170万年前的篝火余烬仍保留着人类最早的生存意志。那些直立人用燧石敲出火星时,他们不会追问"为什么要活着",生存本身就是答案。就像亚马逊雨林里的切叶蚁不知疲倦地搬运叶片,深海管虫在火山口构建碳酸钙外壳,所有生命都在执行刻在基因里的原始指令:存在下去。

人类婴儿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癌症患者化疗时依然旺盛的食欲,抑郁症患者推开窗户时身体本能的退缩,这些都在诉说生命系统自带的底层代码。我们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对抗熵增,线粒体工厂永不罢工地生产能量,免疫系统像忠诚的卫兵时刻巡逻。这种生生不息的韧性,是35亿年生命进化锻造出的奇迹。

二、感官宇宙的亿万种可能

东京筑地市场的金枪鱼拍卖师能分辨200种不同的红色,品酒师舌尖可以捕捉0.0001克单宁的细微差异,香水调配师记得住3000种气味分子。我们的身体就是最精密的探测器,眼耳鼻舌身意构建起独属人类的感官宇宙。

在撒哈拉沙漠看过流星雨的人都知道,当万千星辰坠入沙海,你会听见宇宙的心跳;在冰岛蓝湖泡过温泉的人体会过,38℃的乳白泉水包裹身体时,每个毛孔都在哼唱安宁的圣歌。这些体验无法被AI模拟,无法用金钱购买,它们只属于鲜活的生命体。

三、故事工坊的永恒创作

我认识位退休的核电站工程师,60岁开始学大提琴,现在每周去孤儿院教孩子们音乐;楼下便利店夜班阿姨用三年时间绣完了十八米的《清明上河图》;朋友的父亲在阿尔茨海默症晚期,仍坚持每天写几句谁也看不懂的诗。他们都在用独特的方式撰写自己的生命叙事。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第25章可能是失业的低谷,第103页记录着异国街头的邂逅,第306段描绘孩子出生时产房里的晨光。我们既是作者也是主角,可以用无数个"如果"来改写剧情:如果今天去城南新开的书店,如果在同学会鼓起勇气打招呼,如果开始学那门惦记多年的手语课...

四、量子纠缠般的人际奇迹

1995年洛杉矶暴动期间,黑帮成员与韩裔店主在燃烧的街道上达成和解;疫情封城时,武汉居民在阳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土耳其地震后,敌对国家救援队并肩扒开废墟。这些瞬间揭示着人类最本质的联结:我们注定要在彼此的镜子里照见自己。

在贵州山区支教的张老师告诉我,有个总逃课的女孩因为她说"你眼睛像山里的星星",开始每天走两小时山路来上课。我们永远不知道某个微笑、某句话语会怎样改变另一个生命的轨迹,就像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大洋彼岸的风暴。

五、自由意志的终极实验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维克多·弗兰克尔发现即使在被剥夺一切时,人类仍保有选择态度的自由;《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宁愿与邮轮共沉,也不愿踏入陆地半步。这些极端案例印证着:活着最珍贵的不是呼吸本身,而是我们可以决定如何呼吸。

你可以选择成为瑞士钟表匠,用半世纪打磨0.01毫米的精度;也可以像三毛那样穿越撒哈拉寻找前世乡愁;或者像《心灵奇旅》里的乔伊,发现"火花"未必是远大理想,可能只是抬头看天的瞬间。这种选择的自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独特的艺术品。

站在生命的长河中回望,恐龙统治地球1.6亿年没有发明文字,尼安德特人存在30万年未留下壁画。而人类仅用七千年就创造了诗歌、法典、交响乐、空间站。这不是因为我们更幸运,而是我们选择了不断追问"为什么",在追问中把生存变成了生活。

当你再次困惑活着的意义时,不妨走进清晨的菜市场:杀鱼大叔麻利地刮着鳞片,豆腐西施揭开蒸笼的白雾,退休教授提着鸟笼和摊贩讨价还价。这里没有宏大的意义宣言,只有无数具体而鲜活的生命现场。就像你手机里舍不得删的模糊照片,就像外婆总也织不完的毛线袜,就像此刻你胸膛里有节奏的心跳——活着不需要理由,它本身就是亿万理由的容器。

最终我们会明白,询问"为什么活着"就像种子追问"为什么要生长"。答案不在云端,而在你破土而出的每个瞬间,在你伸展枝叶的每次尝试,在你绽放时沾染的每一粒花粉里。当你真正活成自己的造物主,这个问题就会像晨雾遇见阳光般自然消散。

本文地址:https://www.anxltklyy.com/ganwuzheli/197435.html

热门文章